绿色的旋律在流年深处悠扬
(组诗三)
作者: 范群
我把青春献给边陲
阳光下我是一抹站立的风景
我把流年献给边陲
风雨中我是一颗傲立的雪松
即使有一天我离开了绿色方阵
血液里仍会有一片绿荫
一匹军马的抉择
它有骄傲的铁蹄
它有箭一般的速率
它坚信自己本是纵横杀场的战马
命运却给了它一个军马的称谓
它曾驮着我的使命 披星戴月
它曾用长嘶唤醒哨所的太阳
它曾风一样传递来自雪山的消息
它曾山一样碾碎冰河的胸膛
它的周边都是妒忌的眼神
负面新闻如一地鸡毛
当它用两条腿为代价,换回一位士兵的生命
闪电般的奔跑姿态,成了悲伤的眼泪
热讽灼烧了它丝缎般的鬃毛
冷言封冻了它猎人般的听觉
它跌落在阳光照耀的悬崖
走完了一匹军马的生命之路
哨兵说,那是它自己的抉择
那纵身一跃的红色孤线,
连雨后的彩虹都不能与之媲美
官兵说,这是痴人的臆象
我坚信,这不是一个旷世的
童话
青春多吧胺
自从诺贝尔生理学获奖者阿尔维德.卡尔森证实了多吧胺的神奇,人类的本真放射一束丁达尔光,照亮朦胧的大地。
寂静的哨所总会在特定的日子喧嚣
沉睡的山峦每每被欢庆的锣鼓震乱梦境
慰问团的少女像一群喜鹊
亲切的话语总是暖得那些兵们心跳加速
洗衣 跳舞 唱歌
相对的眼神里
多吧胺一次又一次被激活
我的士兵兄弟
原谅我那些年的惶恐与不安
青春的多吧胺在国旗上悸动
五颗星照亮心灵的浪花
人性的本真在誓言背后隐忍
雄鹰在低吟一首朦胧的诗
在一棵胡杨下与周涛会晤
一位新边塞诗人轻轻地走了
完成了36岁时《对衰老的回答》的设计
如同塔里木深处的那个胡杨爷爷
安祥地抚摸崖顶稀疏的白草
新边塞诗人周涛静静地走了
灵与肉在慕士塔格峰的金顶上栖息
我在诗笺里反复写下
雪山 大漠 长河 山岳 丛林 兵车
用一首《月光下的胡杨》做他的墓志铭
他在胡杨树下的教诲
和着军歌又一次在耳边响起
文学的根如同生命的根
如同眼前的胡杨 远处的野马群
纸鸢
托木尔峰顶的白色毡帽又在施法
恒定已久的风改变了方向
南风送来的纸鸢
在电台台长刻满老茧的手里折射光的影子
脂粉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
山坡上那些早熟的野花探头探脑
突如其来的北风撕裂了她们的脸颊
南风送来的纸鸢飞向天空
承载着台长眼泪的温度
想起母亲的叮咛 肩上的使命
台长用颤抖的手调整频律
一组春天的讯息向祖国发出
一群白鸽飞向哨所
红玫瑰的种子正在孕育夏天
的笑妍
胡杨林遂想
太阳的火炬点燃一片海
天空灿烂着耀眼的火烧云
凤凰涅槃如同士兵的舍身
血液的波涛把心托举到胡杨林的额头
吼声 撕杀声
冷兵器的撞击声
枪炮的轰鸣声
汇成飞旋的交响
历史的手臂时刻在敲击
裹在军衣里的战鼓激越着东风快递的旋律
阴霾总想把和平的阳光遮掩
太平洋上的风总是卷起些许浊浪
钢铁筑就的躯体溶入刀峰
渴望一场撼动灵魂的淬火
个人简介:
范群,军旅诗人。《香港文艺杂志》签约作家;《香港文艺杂志》鉴约摄影家;香港文学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北京国际诗电影发起人之一。诗作《东归长歌》、《祖国之恋》、《长城交响》、《流星划过穿赤察尔的夜空》(组诗)等几十部作品在诸多文学平台和有声平台广为流传。其中《祖国之恋》被《人民日报.海外版》(纸质版)刊发并获得“2023年丝路国际诗歌艺术节暨首届国际诗歌电影节”优秀诗电影奖。从事手机摄影九年,摄影作品曾获“中央新影发现之旅”(美丽家园)栏目组摄影大赛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