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重阳节(二首)
季晓东
二〇二四年十月十一日,农历甲辰年九月初九,于龙城“锦绣太原”
一
九九重阳日,高楼浴暖阳。
龙城秋韵爽,菊领众芬芳[1]!
二
九九重阳美,高台[2]看远方。
功成非自许,伟业立八荒[3]。
注:
[1]芬芳:比喻美好的德行或名声。
[2]高台在古代主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高建楼台,指的是高大建筑的楼台,用于观赏、宴饮或祭祀等活动;另一种是比喻京师,指的是首都或重要的政治中心。高台的具体用途和功能:高台建筑在古代有多种用途。首先,高台可以用于观赏和宴饮,例如《管子·小匡》中提到的“高台广池”,用于饮酒作乐。其次,高台建筑能够使人感到庄严和尊贵,同时也有利于建筑的防潮湿和通风。此外,高台还可以用于城市建筑和庙宇的建设,通常位于重要的位置,以显示其重要性。高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高台建筑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到秦汉时期就已经存在。这些建筑不仅用于宫苑中,而且在寺院等建筑中也非常常见。高台建筑的文化内涵丰富,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庄严和尊贵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
[3]八荒也叫八方,汉语词语,读音为bā huāng,泛指周围、各地。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