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寺
雪窦两浙秀①,
飞流六月寒②。
苍林被翠海,
峭壁起云烟。
镜汇两溪水③,
峰接秋色天④。
弥勒应化处⑤,
银杏忆旧禅⑥。
注:
①雪窦山形胜东南,有雪窦甲四明之说,现代地理学家说,雪窦山兼有天台之雄伟,雁荡之绝奇和天目之水润。
②雪窦山多飞瀑,有千丈岩飞瀑、徐凫崖飞瀑和三隐潭飞瀑,六月飞雪,望之体寒。
③雪窦寺东西各有一溪,汇入寺前锦镜池,再流经千丈崖,其实,雪窦寺最早在晋代时位于千丈崖前,称瀑布院。此处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法产生处。
④雪窦寺位于山中央,九峰环峙,秋时天云低垂,山天几欲相接。
⑤据说弥勒曾化身布袋和尚在雪窦寺讲法,一生布袋不离身,坐化前颂偈曰: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只不识。
⑥现弥勒殿前有古传银杏树两株,汉代所植,雪窦寺属禅宗法统,宋真宗赐名"雪窦资圣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