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莘县董杜庄镇黑刘家村刘大爷今年68岁,平时与老伴儿在家守着一亩三分地,儿子刘先生在家务农,生活并不宽裕,但为保障父母的身心健康,尽一份儿女孝心,每年为父母承保政府指导的“银龄安康”意外保险。今年8月份,一场突然的车祸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刘大爷不幸离世。事故发生后,刘先生便及时联系了当地国寿公司的民生服务专员,询问能否理赔。民生服务专员在收到消息后,主动上门及时办理了理赔手续,三万元赔款第三天就到账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压力。刘先生一家一直跟我们服务专员说着感谢,还专门给当地镇政府送来了锦旗。
刘大爷快速获得理赔的背后,是中国人寿16年来在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领域的持续努力,类似磕磕碰碰甚至意外身故伤害获得理赔的故事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可对于老人和家属来说却是件大事,因为一份有力的保障,才是他们最大的安心。
早在2008年,该公司即联合当时的老龄办启动了“银龄安康工程”,聚焦老年人意外伤害空白领域,莘县支公司专门建设了一支遍及各镇街的职业化、专业化的民生服务队伍,将“每天不到3毛钱,安安全全保一年”的惠民保险落到实处。
尊老敬老,为老年人意外风险保驾护航
随着年龄增长,老龄人群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对抗意外风险的能力也逐渐减弱,成为意外伤害事故的高发人群。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不仅会对老龄人群造成身心上的伤害,也会增加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健全的老龄保险能帮助老年人解决后顾之忧,有效缓解家庭和社会压力,为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增添保障。
而“交费低、保障高,投保简便,理赔便捷”是“银龄安康”工程的独特优势,它专为老人量体定制,投保对象为5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被保险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磕磕碰碰等意外伤害,均可获得赔偿,有效地减轻了出险老年人家庭负担,弥补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不能报销意外事故的空缺。
2008年以来,“银龄安康工程”的承保覆盖面持续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据数据统计,全县历年来累计赔付9000余人次,赔付金额超过2000余万元,有效发挥了减轻政府压力、补偿家庭经济损失、提高老年人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荣誉成果,客户赠送各级村镇政府的一面面锦旗证明了这一切。今年7月份,中国人寿报送的“银龄安康”入选由山东省金融办和金融监督管理局主办的好品金融养老金融产品名单。
爱老助老,适老化服务“量身定制”温暖
切实解决服务适老化问题,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银龄安康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中国人寿始终把群众满意、政府放心作为衡量公司工作开展的唯一标准,必须坚持“快速便捷、服务至上”的服务准则,切实履行公司各项服务承诺。
为了更好地为老龄人群提供保险服务,莘县国寿不断制定出台新的工作措施,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适老化”定制服务之路,让老年人感觉到贴心、实用、便捷。
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惠民保险政策,提高社会对“银龄安康工程”的认知程度。从社区、村(居)入手,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开展宣传,通过多方式(大喇叭、明白纸、调研问卷等)将银龄安康承保方案、理赔资料广泛宣传,加大对典型理赔案例宣传力度,用老年人身边的典型事例提高社会的认知程度。
另一方面,莘县国寿建立起一支“银龄安康”专项服务团队,积极开展耐心、热心、细心、关心的优质服务,专门负责宣传、咨询、承保、理赔等工作,打造银龄安康金字招牌,让这项惠民工程惠及更多的老年人。
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情况,民生服务专员在接到出险人员报案后,会在第一时间和客户取得联系,通过“中国人寿寿险APP”协助客户办理理赔,同时针对老年人开通绿色理赔通道,做到接案快、调查核实快、理赔定性快、赔款到账快,真正做到惠民工程好事做好,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社会氛围。
今年十月份是我国第15个敬老月,莘县国寿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国办发[2024]1号)和《国家金融监管山东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人寿保险工作,坚定不移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鲁金办便函[2024]181号)等相关政府文件中提出的“聚焦一老一小弱势群体,提升银龄安康老年人意外险服务水平和覆盖率”的要求,通过充分发挥公司在政治、品牌、专业、网点、队伍等诸多方面的优势,为老年人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全力打造银龄安康惠老服务品牌,推动“银龄安康工程”高质量发展,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中形成国寿方案、贡献国寿力量。
编辑|柴士增
来源|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莘县支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