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百善孝为先,五千年文明崇尚孝廉。
重阳节里敬祖先,
百善孝先传永远。
尊老美德世相传,
登高望远老者健。
夕阳霞光景无限,
一览祖国好河山。
盛世重阳乐晚年,
菊花化酒为孝廉。
中华美食重阳糕,
五千文明孝在先。
茱萸菊花佑重阳,
甲辰重阳繁华展。
重阳节里优思远,
人生一晃就百年。
时逢小康有温暖,
盛世重阳敬晚年。
海晏河清增寿年,
长寿老人亿万千。
老龄社会在眼前,
独生子女千万难。
夕阳晚年风雨艰,
岁岁重阳自向前。
国泰民安重阳好,
甲辰重阳美人间。
2024年甲辰龙年重阳节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深情地表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老年人的关爱。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重阳节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以及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挑战。
**一、诗意与主题**
1. **敬祖先与传孝道**
- 诗句“重阳节里敬祖先,百善孝先传永远”直接点明了重阳节的核心价值——尊老敬祖。诗人通过这一句,强调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孝道的重视,这种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永不停息。
2. **登高望远与自然美景**
- “夕阳霞光景无限,一览祖国好河山”描绘了重阳节登高望远的习俗,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3. **美食与传统习俗**
- “中华美食重阳糕,五千文明孝在先”提到了重阳节的传统美食重阳糕,通过美食传递了对长辈的敬意。同时,“茱萸菊花佑重阳”则体现了佩戴茱萸、赏菊饮酒等传统习俗,寓意吉祥和长寿。
4. **反思与展望**
- “重阳节里优思远,人生一晃就百年”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珍视亲情。
- “时逢小康有温暖,盛世重阳敬晚年”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幸福生活,同时也强调了在小康社会中尊敬老人的重要性。
5. **老龄社会的挑战与希望**
- “海晏河清增寿年,长寿老人亿万千”描绘了医疗进步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长寿现象。
- “老龄社会在眼前,独生子女千万难”直面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照顾老人方面的困难。
- “夕阳晚年风雨艰,岁岁重阳自向前”表现了老人们的坚韧不拔,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依然积极面对生活。
6. **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
- “国泰民安重阳好,甲辰重阳美人间”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使整首诗充满了正能量。
**二、艺术特色**
1. **丰富的意象**
- 诗人运用了多种意象,如夕阳、霞光、河山、重阳糕、茱萸、菊花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增强了情感表达。
2. **优美的语言**
- 诗句流畅自然,富有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例如,“夕阳霞光景无限,一览祖国好河山”不仅意境优美,而且音韵和谐。
3. **深刻的思想内涵**
- 诗歌不仅描绘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还深刻反思了现代社会中的老龄化问题,呼吁人们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弘扬孝道文化。
**三、总结**
刘志民的这首《甲辰龙年重阳节》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它不仅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还结合了现代社会的现实,表达了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丰富的意象、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重阳节的独特感悟和美好祝愿,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人文关怀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