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感怀之一》
文/乡音
重阳扑面而来,无不令人释怀,敬老感恩遵俗,登高放眼怀远。重阳节,承戴着深厚的文化底蕰和丰富的情感寄托,是一个温馨人们心境,升华人们情感,弘扬仁义忠孝的传统节日。
古往今来,人们把孝敬老人和登高怀远作为重阳节的重要节事活动,文人墨客的笔端下,抒发着敬爱的情感诗章,形成了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社会氛围,洋溢着登高望远沐秋风的浓郁气氛和可人的情怀。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怀。
人情己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这是诗人王勃《蜀中九日》一首有关重阳节的古诗,大唐时的王勃一生光华夺目,却生性孤独而生命短暂,留下了璀璨夺目的精典诗章。此诗是他淋漓尽致地表达着重阳乡愁。重阳节的风,盛吹着敬老风,也吹起了游子们的乡愁,无论高堂健在或已过世都是人们此时的心结。乡愁啊,浓郁在重阳里,令人充满着眷恋和思念。
此时的我,不禁感叹:
秋深金菊香,
重阳思亲长。
谁言相思苦,
情深意悠扬。
秋叶随风悄然黄,
飘落诗意根下藏。
岁月又逢重阳至,
登高不负好时光。
重阳节感怀
秋深菊艳黄,
浓情庆重阳。
登高拜日月,
思母祝寿长。
今朝信步回故乡,
敬慰高堂念恩长。
情插茱萸默祈祷,
只图慈母福寿康。
乡音10,10日随笔
《重阳节感怀之二》
文/乡音
今]朝沐阳闻菊香,
又]举金樽庆登高。
重]九思亲情怀远,
阳]气升腾吉星照。
今又重阳,吉星高照。敬老登高,情深意长。
双九重叠话重阳,
法定节日崇纲常。
仁义礼智孝忠信,
中华美德万古扬。
重阳节,九九归真,意义深远,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它源自天象崇拜。据考究,它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后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敬老节,登高节等等,节日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意义深刻广远,时尚化,被国务院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放假一天。
重阳节,彰孝成风。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为主题,展开一系列的叫做银龄行动,银龄志愿。人们在这个节日里看望长辈,亲临或遥祝对长辈的关爱和祝福,成为主动自觉行动,深刻地反映了展现着盛世下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质量,彰显着自身格局和素质,因为懂得了每个将向老龄变化的哲理。
重阳节,习俗多样化,优雅成风,营造着节日欢乐的良好氛围。主要有,一是出游赏秋,二是登高远眺,三是佩戴茱萸,四是思念亲人,五是东篱赏菊,六是食尝阳糕,七是饮菊花酒,八是品茶观枫,九是祈愿长久等等雅兴雅事,欣赏和感受秋天的美景和秋日的宁静与美好,祈祷吉安好运和食糕,避邪的寓意。
重阳节,也是文人墨客展现文字魅力的契机,舒展情怀,洋溢诗章。写到这里,我不禁吟诵起白居易的精典诗句:
“赐酒盈杯谁共持,
宫花满把独相思。
相思只傍花边立,
尽日吟君咏菊诗”。
诗人简洁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古人思恋情愫,表达了对美好的向往和赞美。还有许许多的诗圣如苏轼,王维,王勃,宴几道等等赞美重阳的杰作经典,真可谓是不可多得的丰富的精神食粮,现代派的诗人作家,老干体等名作成为我学习的榜样,心生敬意。
重阳节的情感,秋天火红的爱,燃烧着人们的激情,带给人们的新感觉,每一个节日欢乐的细节,眯醉着人们的心神,焕发着爱的力量,充满着人们情感更加丰富的爱恋与思念。值此,深情地祝福你和家人重阳安康,节日快乐,幸福如意吉祥!我在大别山区古城英山遥约恭请你,请斟满菊酒,为健康幸福一起干杯。
九九重阳寒露凉,
金风妩慰菊花黄。
登高望远云天阔,
满目层林小旗摇。
落日斜阳霞光灿,
湖波倒影雁南翔。
举杯共饮菊花酒,
遥祝亲友福安康。
24,10,11日随笔
《编辑简介》
鲍桂芊:网名(开心),1957年11月出生于江西宜春。现任《开心诗词文学社》社长兼总编,《国风上海社》顾问、副主编。平时喜欢农闲写诗,更喜欢看一些哲学性较强的文章。本人觉得一件事做的好与不好,除了善良之心,就是考虑问题,具体落实是否周到得体。我相信通过努力学习,定会发掘出不同的作品与大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