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重阳节到了,又是一年重阳日,重阳节是老年人快乐的节日。重阳节更像是敬老节,它让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氛围里,使得年轻人更懂得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
在重阳节里,有位中年男士,他出差在外地做扶贫工作,在重阳节前他恰巧回来办事,有了些许时间。他在外地时,他的母亲住进养老院,这让他减轻了一些对母亲的担心,时不时他能有母亲平安的消息。在重阳节这天,他特地把母亲接出养老院,他的母亲许久就没有看见儿子了,在她看见儿子一刹那间,她的眼泪流了出来,那是一种难以诉说的幸福感。在他母亲走出养老院时,母亲问儿子:“咱们去哪里?”她的儿子告诉她说:“去饭店吃您喜欢吃的菜。”于是他带着母亲到食品街,在那里他请母亲吃了典型的天津菜,那家饭店也是他结婚时的饭店,就这样他们在食品街里度过了宝贵的中午时光,期间他们都没有多说些什么,他们有一种母子间的默契。在吃过午饭后,他在食品街的外面给他母亲照了几张照片,他的母亲则举起手摆出一个V字,让她的儿子看到他们的胜利。重阳节的日子是快乐的,他将这些图片转发到朋友圈,也是能让更多人看到他们母子平安和快乐相随。
在重阳节里,我的一位朋友,他有着诗人般的气质,在我祝他和他的家人快乐时,他特地写了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作给我,这令我没有想到,他写出了对重阳节的看重和对我祝福的感谢。看着他的诗作,让我明白了重阳节的美好,体现出对老年人的重视和社会对老年人的认可和尊敬,让人们知道什么是老当益壮和宝刀未老,最美仍是夕阳,那圆圆的太阳给人以灿烂的光辉,在夕阳照耀的瞬间,让人无限留恋,也是明天太阳在升起前的一种光辉。我独自一遍遍读着他写的诗句,知道到重阳节的可贵,还有的就是他在重阳节对我的祝愿和祝福,让我倍感珍惜,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总有一种浓郁的重阳节的氛围,特别是我在北方,他在江南,我们天南地北各在一方,是重阳节将我们连在一起,让我们的感情相通。无论是在北方的崇山峻岭,还是在江南柔美水乡,都在过着重阳节,爱老敬老已成为一种风气,在南北方的家乡。
在重阳节里,我的一位女朋友起得很早,早上6点多钟她就发来了重阳节的问候,图文并茂很是吸引人,让我知道她确实是花了一番心思在写祝福语,还有就是她附上的图片,让我感到很温馨。我知道她在北方的边陲城市,在那里天还是黑着,还没有亮,我也祝她重阳节快乐,一切安康,让她有着重阳节的幸福相随。在重阳节里,她还拍了很多当地照片,她都一一上传到网上,让我们看看她家乡所在地的重阳节的日子,真是美不胜收的景色。照片还有登高远眺的场景,让人感到重阳的来临。看到她和她的家人团圆和在秋风瑟瑟中金色落叶飘零而下,颇有秋风起秋叶落,重阳节里聚团圆。就这样我看到了北方边陲的重阳节美景,这珍贵的一年一度的在北方的重阳日。
重阳节的日子让人珍惜,它成为了约定俗成的敬老节。虽然在这天,大家还在工作并没有放假,但是人们闲时总是在过着重阳节,也让亲朋好友感到重阳日的来临,把重阳节红红地印在了日历上,让人们翻开日历就看到重阳日,这美丽的节日令人思念不已,神往不已。
2024.10.11
作者简介:陈红,天津市人,乡村作家,《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喜爱文学。从2018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是散文和诗歌,也有小说。曾获全国第三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三等奖。2023南国文学优秀作家。作品曾经刊登在多家网络和纸刊文学刊物上,有《都市头条》、《南国文学原创版》、《海河文学》、《中国乡村》、《红罗山文学》、《红罗山书院》、《滹沱河文学》、《诗路文风》、《西散南国文学》、《南国红豆诗刊》、《青春诗刊》、《安徽诗歌》、《茉莉花语的远方》、《文学百花苑》、《陇东黄土地文学》、中国现代文化网、百度、今日头条、顶端新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