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力量
——写在大型纪录片《筑梦唐王城》播出之际
作者 杨东 朗读:沈虹
风雨兼程,春华秋实;大道如砥,岁月如火。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0周年、第三师65周年。10月,凯歌以行,豪迈而至。第三师与湖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筑梦唐王城》四集,于10月7日起至10日,由湖南卫视、金鹰纪实卫视、兵团卫视、芒果TV、腾讯视频、优酷、哔哩哔哩同日播出,献上了浓墨重彩的厚礼,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向世界发布的央视和省级卫视“一周视点”(2024年10月7日-10月13日)预告,《筑梦唐王城》榜上有名,位列第三,纪录片位列第一。
历史之上的历史
该片每集30分钟,《万里同风》(第一集)《沧海桑田》(第二集)《风雨兼程》(第三集)《赓续传奇》(第四集)。以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凯歌进新疆到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历史阶段为述事节点,通过系统详实的文献史料、亲历者口述、专家解读,聚焦第三师兵团人从“屯垦”戍边到“屯城”戍边的历史进程。
影片展现历史并不拘泥于文献对起止年代的界定。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六军官兵翻越祁连山、司令员王震在酒泉和将士们憧憬建设新新疆——西汉起中央王朝经略西域、唐时“唐王城”的兴盛……在“历史”之上讲“历史”,告知观众新中国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建设的奠基者是一支创下我军“三次长征”的光荣部队,也道出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与唐王城的关系。把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历史放在中国“屯垦戍边”史的长河中观照,透过当下省视各个历史时期,给出“边疆治理是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的基石”颠扑不破的真理,古今“屯垦戍边”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内容呼应标题,增加了该片的历史深邃、厚重感,并且借助于“老兵”“老学者”之口加以阐释,增加权威性和公信力。
“唐王城遗址”坐落在代热瓦孜塔格山(大门山)南端山口的北山东侧,距离图木舒克市中心仅仅6公里,张骞到过,班超守过,林则徐住过……出入图木舒克市,远远地就会看到高耸于山上的烽燧、城墙,无声地鉴证诉说着历史的变迁。
新中国屯垦戍边长歌是1950年4月2日“军垦第一犁”划响的,拉动犁铧的汉子们是一兵团二军(南疆军区)政治部教导团的官兵们,他们建起了第一个军直农场,后来更名为“前进总场”;第三师在“前进”的道路上风雨兼程,砥砺奋行。
天幕之下的历史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作为哲学命题,世人在不断的探索中接近真理,获得前行的力量。
“三师图木舒克是谁”“三师图木舒克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当清楚了“我军‘三次长征’”的壮烈,懂得了“军垦第一犁”的价值,明白了“军直农场到前进农场更名”的意义,知晓了“五座水库一条总干渠——前海”的内涵,了解了“八个师支援、数千人大会战”的恢弘,探究了“永安湖”的底蕴、吃透了“图木舒克”的旨趣,就知道了第三师图木舒克是谁、第三师图木舒克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4年10月,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人民解放军第二、第六军大部,第五军大部,第二十二兵团全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开启开发新疆、屯垦戍边的新征程,发挥好“调节社会结构、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协调、优化人口资源”等特殊作用。此后,全国各地大批优秀青壮年、复转军人、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加入到发挥“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三大功能”序列中,使祖国西北边疆建设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筑梦唐王城》紧扣“一个使命”“三大功能”,将“第三师图木舒克”置于共和国“边疆治理”战略、整个兵团建立、发展、壮大历程的天幕之下,讲述第三师图木舒克的历史,折射兵团的历史乃至中国古今屯垦戍边史。
“第三师图木舒克”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有着“兵团共性”,又因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其“历史”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
让重要事件呈现,让权威人士解读;在呈现中启人追问,在解读中回答;融史实和思考为一体,纪录片成为宏大叙事,处处透出深刻哲理,大大拓宽了视野的海阔,增加了史实的天空般壮伟,结论同样是颠扑不灭的真理:“兵团是实现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总目标的重要战略力量”。
铁血丹心的历史
人人都有历史。兵团人的历史,是铁血丹心的历史;在碱水里煮过汗水浸过清水里泡过的历史,是中华文明跨越历史长河的前赴后继在新时期西部边陲凝聚成“兵团精神”的历史。
既然历史选择了第三师图木舒克人——“天必降大任于斯人也”。
第三师图木舒克人无愧于历史。
《筑梦唐王城》纪录了一桩桩重大的事件和重大事件中人物的作为、命运。亲历者或者亲历者的后裔,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老学者、老领导不乏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历史的“规划”人和践行者。
一个个鲜活的面容,铮铮硬骨,怀揣滚烫的心,在星空下律动光荣绽放,构成一组英雄的群雕。
一桩桩事件荡气回肠。一个个故事火焰般熊熊燃烧,光亮直逼人的内心。一件件文献呈现,详实、笃实、真实,构成鸿篇巨制。
一个个专家术业相异,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执念真诚,情怀纯洁宽广,思想犀利,思维敏捷,解读第三师历史,高屋建瓴,言简意赅。他们构成一列智者的方阵。
观看《筑梦唐王城》,感受历史的脚步和他们的脉搏的同频共振、在一张白纸上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写出气势如虹、威壮山河的历史。
以更强的可视性,理解观众、贴近观众、吸引观众、抚慰观众;融文献性、新闻性、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高度统一;聚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于一炉。
告诉未来的历史
2023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与湖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了纪录片《神秘唐王城》,分为《和美》《融通》《筑梦》3集。该片聚焦于图木舒克市境内的古遗址“唐王城”,融考古、讲述史实、探秘于一体,情景再现了图木舒克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湖南卫视、金鹰纪实频道,以及芒果TV、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平台播出,收视率1.8亿+人次,还被马来西亚翻译成英语播出。
《筑梦唐王城》是《神秘唐王城》的姊妹篇。一个谈古,揭秘古代唐王城的历史之谜,展现中华文明历经上下五千年不断延续的灿烂成就和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一个说今,呈现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祖国西部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的发展历史脉络,揭示了文化自信自强的力量源泉——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兵团精神”。两片相辅相成,双壁熠熠生辉。
一群人、一方水土、一部史。
千年古城再度苏醒,丝路明珠赓续传奇,璀璨边疆照亮来时的康庄大道。
今天,我们回望过去,更是洞彻未来。
探索历史,启智增信,洞察时势,让历史告诉未来。
再现历史,缅怀先烈,追思往者,慰藉老者,激励新人,倾注奋进动力,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沉稳走向未来。
历史是文化,文化是魂是根是力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蓬勃力量,激扬青春,润物无声,成风化人。
重温历史,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激越心灵。
铭记历史,增强历史担当;乘风破浪,投身复兴伟业。
叶河湘江浪拥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华章。
感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
感谢湖南广播电视台!
感谢所有为《神秘唐王城》《筑梦唐王城》付出心血才智的参与者!
作者简介:
杨东 ,中新社兵团支社原社长 《兵团新闻网》原总编辑。
朗读者简介:
沈虹,《都市头条》认证编辑,百草书店、诗词天地及新华网文艺创客等多家知名平台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