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您分享,创作中的故事(九)
春野里的“姐妹花”
文/邢炜
初春的原野,复苏的土壤里拱出新芽,开出了遍地的“五颜六色。”这时,喜欢踏青的女人们又来了兴致,她们结伴行走在田埂上,尽情吸吮着微风扑鼻的清香。你瞧,她们拐着的篮子里还有了不小的收获,绿莹莹黄嘟嘟白嘟嘟的都冒了尖。过去的年代,人们生活困苦,经常跑到野地里挖野菜充饥,而如今人们山珍海味吃腻了,反而又喜欢上了这些野味,野菜成了餐桌上的“新宠。”山东省歌舞剧院的词作家张希武老师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他用“昔日荒年的救命粮”“今朝桌上的菜中花”短短两句歌词,就把新旧对比非常形象的展现出来,歌颂赞美了我们国家可喜的变化。经历过的人都是深有感触的。我在写这首歌的旋律时,可以说没有过多的思考,因为我的体会也太深了。小的时候吃黑面饼子的滋味儿驱使我一股脑的就把旋律写下来了。记得去济南为利津一中录制校歌时,和省文化厅一位孙姓副厅长和张希武老师,还有一位美女二胡演奏家坐一块吃饭,张老师亲口对我说,共有三个人为他的这首词作谱曲,合他意的就是我写的这一稿,说就是他要的那种感觉。另外两稿分别是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和德州的一位作者所写。后来我写的这首歌发表在《音乐生活》,并由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女高音歌唱家李晖演唱。收入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在黄河入海的地方》有声光盘。东营市电视台拍成音乐电视在本台和全国兄弟电视台播放。这首歌就是《苦菜花,荠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