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行
——记萧县老年大学诗词班“延安行”红色采风活动
文/陈高裕 诵/金山
还没有出发
我的心早就穿越了八十年
飞到了延安
飞到了我那红色的老家
陕北高原的千沟万壑
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壶口瀑布用他最激动的掌声
欢迎我们回家
南泥湾的一座座恢宏建筑
好像在给我们讲着中国革命的红色神话
啊!
我终于看到了
看到了延河
看到了宝塔
就给祖辈们说得一样
延河水是那样的清澈
宝塔山是如此的雄伟高大
为寻找先辈们的足迹
我们来到了杨家岭
那半山坡上的一排排窑洞
就是当年先辈的家
看一个个窑洞里是多么简陋
唯独桌子上的那盏油灯
好像至今都还闪烁着思想的火花
似乎在告诉我们:
子孙后代们
记住,只有这里的灯光
才能划破黑暗
迎来黎明
只有这里的灯光
才能照亮未来
直到海角天涯
是的,不假
七大会议
这些灯光化成了朝霞
枣园中央作战室
这些灯光凝成了一道道指令下达
五大书记
正翻身上马
煤油灯下
毛主席又把新的征程规划
紧接着
一个个捷报频传
一阵阵“缴枪不杀”
一块块边区解放
一朵朵山丹丹开花
就连毛主席种过的菜地里
也结出了一个个的大南瓜
回来的路上
我记不清
记不清多少次回过头
想再看看那
窑洞里的灯光
土墙上的泥巴
想再看一看
清清的延河
巍巍的宝塔
几次回首
几次潸然泪下
不管外面有多少高楼大厦
无论世界有多么繁华
延安
我都不会忘记您
我的老家
作者简介:陈高裕,中共党员,高级退休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会员,《宿州诗词》两刊编委,萧县诗词学会法人代表,副会长兼《萧县诗词》执行主编。创作遵循“传承不泥古,无魂不成诗”个训。
王金山,艺名 金山。热爱朗诵、旅游、品茶、打球等,是一个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