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诱惑光顾的瞬间,
自己能及时转移视点。
当懒散漫跳出的瞬间,
自己能及时绷紧心弦。
当灾害来临的瞬间,
自己能及时脱离危险。
当假丑恶出现的瞬间,
自己能及时关闭心田。
当决定前途的瞬间,
自己能全力以赴表现。
……
无数个瞬间,
构成了自己最好的生命线。
——孟国泰新诗《瞬间,做最好的自己》
2024年6月5日,为期两天的“三湖教育线上论坛”第5期《做最好的自己》如期举行,知名校长、中高考教学专家蔡剑桥主持了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即便在休坛两个半小时后,几个痴迷教育的人依然割舍不下,继续研讨。
辛勤(著名少儿文学作家):我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教育工作者。在这里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供各位年轻人参考。人们喜欢在同一频道上建立朋友圈,因为可以“同频共振,同道共进,同梦共赢”。这样一来,就会慢慢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会对新探索,新认识,新思想,自然卡顿。这需要教育工作者格外警惕。比如“做最好的自己”,就值得我们深思。每一个“自己”都是人,是人就离不开两个基本点:1、人对潜能的尊重、认识和开发;2、人的与生俱来的善恶二重组合的互动与演变。一个人的“好”从哪里来?只能从自己的潜能中来。离开对自身潜能的尊重、认识和开发,“好”不会从天而降。由此推开,人只能好,更好,越来越好,却不能最好。最好是一种潜能的完全彻底地有效开发。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永远做不到最好。看看中国历史吧!“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他们都想“再活五百年”,为什么?因为想不留遗憾,做得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工作者最好不要提倡做“最好的自己”,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天进步一点点,天天向上,好,更好,越来越好就无愧天道,无愧地道,无愧人道了。
边国玺(名校长):您的每个当下,都活出那个给人力量,给人方向,给人勇气,给人震撼的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孟国泰(教育名家):这就是老蜜蜂当下最好的自己!
王红顺(教育名家):(对“做最好的自己”杂思④)提倡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同时要防止学生走向极端,驱使自己努力获得能力达不到的不可能的成功,或追求过度完美,患上强迫型人格障碍,成为“完美主义者(perfectionⅰst)”。
孟国泰:红顺好!您的行为,令人感动!但此坛已经休坛,三天后见。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撑!
孟国泰:(与辛勤老师商榷)我们谈的是当下,您谈的是未来。我们谈的是一种眼前的选择性与可能性,您谈的是长远的渐变性与可能性。当下的(瞬间的)“最好的自己”是这样的:1、遵守规则,守住原则,实现“心灵的刹车”。如,您写的《一块奶酪》中的蚂蚁队长。2、立刻的觉醒和顿悟。如,灵感来临,思如泉涌;再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3、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如临危不惧,见义勇为;再如,知难而退,迎难而上。4、生命在场的一种爆发力。如,高快演讲,高快作文,高快做事。5、当下的身体无恙,心情舒畅。如,体质良好,体能旺盛;心灵透亮,心胸宽广。
辛勤:不要轻易用“最”字。大众只想过上好日子,从不想着要过什么最好的日子。做人也如此,只想做好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模样。好一点,再好一点,延伸、拓展、升华,才可能接近最好。注意,是接近最好。但,没关系,君子“和而不同”!
孟国泰:据我所知,许多大众都想过最好的日子,否则就不会有内卷了。做人也如此,都想做最好的自己,甚至想做“人上人”。其实,当下做最好的自己很简单:遵守规则、守住原则,释放正能量,身心康健……就行!您说的“好一点,再好一点,延伸、拓展、升华,才可能接近最好。”是一个长远的考量,是另一种“做最好自己”的探寻!
辛勤:心甘情愿做你的磨刀石吧!
孟国泰:一瞬间的定格,就是最好的自己!这里的“最”是一种赏识,是一种容不得半点水分的极致。
在孟先生与辛勤老师商榷之后,孟先生提携蔡剑桥,舐犊情深,还不忘对蔡剑桥的打磨和锤炼,于是又把这个对话合盘抛给了他。
蔡剑桥(知名校长):您二位大家的目标还是一致的,其过程本质上也无二无别。只是在名相上,也就是具体体悟理解上有差异。生命在于过程,辛勤老师注重过程,大体上可以归为儒家思想,注重日修,反省,进步,不可谓不好,不可谓不善。然而,生命只在一瞬间,刹那即永恒。也即说,生命是由瞬间组成的,也会在某一个瞬间完成。因此,孟国泰先生主张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追求每一个瞬间的最好,做每一个瞬间最好的自己。追求的是究竟涅槃。辛勤老师和孟先生的观点之争,让我想起了五祖弘忍大师座下的两位弟子,也是佛教禅宗的两位大德:神秀和惠能。神秀是大师兄,主张渐悟,每天进步一点点,终究可以抵达彼岸,他写下了一首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抚洗,勿使染尘埃!后来,神秀成为禅宗北派(渐悟派)宗师,在北派禅林影响深远。而小师弟惠能主张顿悟,他认为愚昧与智慧只在一瞬间,一念地狱,一念天堂。所谓,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此,他写下了另外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后来,惠能成为禅宗六祖,并带来了禅宗在南方兴旺发达。我以为,对于我等凡夫俗子来说,生命充满了偶然性,这些偶然性就在一个个瞬间发生。我们如果认识到了是非美丑善恶,那就当下即是,马上做出最好的选择,达到当下最优的状态。举例来说,面前有一盒烟,抽或不抽,这是一个问题。有人认为,昨天抽了三根,今天抽两根,这就是进步,我不否认。但其实,最好不抽,不抽最好!我们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内驱力,鼓励孩子们做最好的自己,也是这个道理。课堂上,睡觉不睡觉,走神不走神,认真不认真,作业完成不完成,纪律遵守不遵守……都是这个道理,都在一念之间。都可以做当下最好的选择,做了当下最好的选择,即做了当下最好的自己。我认识有限,不当之处,请孟先生点拨……
孟国泰:非常不错的诠释,用心了!我始终相信:在雪崩面前,人若不做最好的自己,就可能没命了!在竞争对手面前,运动员如不做最好的自己,就可能与冠军无缘了!在强敌面前,军人如不做最好的自己,就可能被剿灭了!在高考时,考生如不做最好的自己,就可能与大学无缘了!在原则规矩面前,你如不做最好的自己,你可能就被别人嫌弃了!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快速反应,马上行动。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全力以赴:竭尽全力,想尽办法,用尽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慢的艺术”无异于烟幕弹、迷魂汤,听多了,会让人放松警惕,丧失战斗力的!
统稿:青力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