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重建白石书院倡议书
尊敬的百福寺(圣庙)中小学老师们、学友们,社会各届同仁们:
您们好!
据光绪八年《黄冈县志》记载:白石书院,因位于明清时黄冈县还和乡白福寺(今马曹庙镇百福寺村)的白石山怀抱而得名。清康熙六十年(1721)中进士、黄州府教授彭士商募修白石书院,清乾隆元年丙辰科进士程后廉、监生方可发在乾隆元年(1736 年)创建,至今有三百余年历史。以“百福寺圣庙”之圣名上溯到明朝洪武初年“江西填湖北”大量移民定居于百福寺(有史记载,百福寺又称白虎寺始建于梁代,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域内,有史记载,近六百六十年历史。

白石书院原址复原图
明清时期,以马曹庙镇为中心域内有史记载现不完全统计的进士有57位,故称明清时还和乡为进士之乡。白石书院是域内进士的启蒙教育圣地,故称为进士摇篮。1908年,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熊十力及辛亥革命志士何自新同在白石书院执教,1923年,方本仁与张友仁在此圣地创办私立百福寺楚黄高等小学百福寺(圣庙)初等小学堂,郑仕明、徐会之在学堂念私塾。1941 年,实行“国民教育”体制,私立改为公立(乡)中心国民小学。直到解放前,白石书院一直与百福寺圣庙学堂联名同在。解放前后百福寺(圣庙)小学一直为公办,五六十年代升为带帽初中、到七十年代初升为戴帽高中,先后有几十位黄冈教育名师在此任教,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国家有用栋梁之才,直到乡村人口向城镇迁移,2018 年停办。
白石书院,这里有着古老神奇的传说,这里培育了许多出类拔萃的人才,这里蕴藏着珍贵的历史人文资源,这里承载着老师们、学友们美好而又难忘的回忆。可惜的是,白石书院(百福寺圣庙)一时被冷漠,其古建筑未被保护,毁于六十年代初,为了将白石书院“教育圣地,进士摇篮”之圣名世代传承下去,不被后代遗忘,恢复重建白石书院是百福寺百姓与从百福寺圣庙走出来的万千学子共同的心愿,让古代历史优秀文化与现代文化在这块土地上交融,赋予历史文化新的生命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造福一方百姓。我们决心继承先贤们的志愿,协助政府重建白石书院,让白石书院的钟声、琴声重新奏响,悦耳动听的书声、歌声传遍四方。
我们拟以“传承国粹、至善明德”为宗旨,以“书院文化为基础、进士文化为媒介、姓氏文化为核心、传统文化为载体”,集寻根祭祀礼仪、姓氏文化研究、旅游休闲演出、教育文化娱乐、农副产品销售为一体,具有“藏书、研究、讲学、祭祀、学田、销售”六大功能,恢复重建白石书院创建百姓文化公园,具体体现在“教育圣地,进士摇篮,姓氏礼堂,百姓乐园”十六个字上,规划主要功能建筑如下:
(一)建“进士堂”一座。孔子儒家文化教育展厅,作为“进士之乡”文化承载体,搜集有影响的名人、进士、举人、贡生、监生、秀才等历史人物介绍及文化作品展厅。继承白石书院(百福寺圣庙)对少年儿童启蒙教育“进士摇篮”的优秀传统,围绕“立德树人”教育宗旨,设立传统优秀文化幼教讲堂。集幼教及小学基础教育学习和传统文化学习于一体,传习衣、食、住、行、琴、棋、书、画、禅、茶、花、香等生活美学,打造成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二)建“孔子祭坛”一座。孔子祭祀,学习国学,在孔子祭坛前行入学礼、成人礼、尊师礼、教敬父母礼。
(三)建“百姓阁”一座。开展姓氏文化研究、交流、展示;收藏地方名人、文人、行政干部、工匠杰作与遗作及捐赠物。
(四)建“百姓大戏台”一座。开展戏曲演出、文艺汇演、乐器演奏、茶艺表演、电影放影、擂台赛、敲锣鼓、说善书、舞龙灯、踩龙船及举办传统婚礼等民众喜闻乐见的独特传统文化演艺活动。
(五)建“姓氏文化礼堂街(西街)”一条。展示各姓氏优秀文化与祭祀祖先。
(六)建“民宿风情街(东街)”一条。集中建设具有统一风格的乡村风情长街,建有餐饮、民宿、土特产、休闲、娱乐、诊所等旅游要素。
(七)建“白石塔”一座。成为白石书院地标建筑,凸显古教育进士文化圣地,昭示东来西往的世人,白石书院在这块土地上世代永存,万古流芳!
书院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高地,耕读传家、诗书继世。我们拟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努力,打造一座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白石书院百姓文化公园,建设一个天蓝地绿、山清水秀、文明富裕的新乡村,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让其成为团风县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我们深知,建设好这样一项工程,仅仅依靠几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届人士的鼎力相助政府完成“白石书院百姓文化园”工程建设。在此,我们谨向所有关心支持恢复白石书院建设的各届同仁倡议:让我们站在乡村振兴的高度、透视传统文化的深度,把握住民心的尺度,携手同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慧出智慧,为恢复重建白石书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努力做好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伟业!
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白石书院一定会重新矗立在百福寺(圣庙)原址上,悠扬的白石书声一定会再度传遍神州大地!
倡议人:白石书院(百福寺圣庙中小学)校友会
二〇二四年十月五日
部分校友签名:
郑绍春 何国灿 郑爱华 郑怀国
郑子诚 张秋波 何素华 郑柏良
郑开成 郑青松 郑佑华 郑争元
刘友明 郑少开 郑炎章 郑开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