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
文/樊志刚(辽宁)
一
这是一个
每时每刻都在
观照的过程
面对自己开战
每一次胜利
都在清洗灵魂中
那经劫的污染
能不喜悦吗
二
当你不知不觉的
浸在喜悦中
外面世界仿佛
与你无关时
你步入了心灵
自如舒展的殿堂
还求什么
三
既无所求
也无失望与痛苦
安住当下
体悟生命之源
那不生不灭中的
真空妙有
不取亦不舍
运用自如
四
弥陀名号
凝聚诸佛之心法
乃宇宙之奥秘
具有不可思议的
威力加持
只要深信切愿
称念不舍
必将往生净土
多么平实
这首诗由樊志刚所作,探讨了修行的不同层面和境界。它以四个部分逐步深入地阐述了修行者内心转变的过程。
### 一部分析
- **第一段** 强调的是自我反省与净化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地内省(观照),修行者如同在与内心的不良习性作战,每一次克服自身的弱点或错误观念都是对灵魂的一次清洗。这种内在的成长带来了喜悦感。
- **第二段** 描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状态。当修行者能够达到心灵深处的平静时,外界的事物似乎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此时的心灵体验是自由而舒畅的,达到了一种不需要外求的状态。
- **第三段** 提到了修行至高境界的一个特征:无欲无求。在这种状态下,既没有对外界事物的渴望,也不会因为得不到满足而感到失望或者痛苦。修行者能够安住于当下,体验生命的本质——即所谓“真空妙有”的状态,这是一种既不执着也不排斥任何东西的生活方式。
- **第四段** 特别提到了佛教中的一个概念:“弥陀名号”。这里指的是阿弥陀佛的名字,按照某些佛教传统认为念诵此名号可以得到诸佛力量的支持,并且最终引导修行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反映了信仰的力量以及对于未来美好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歌体现了从个人修养到精神升华的过程,展现了修行不仅仅是行为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心态上、意识层面上的深刻转变。同时,它也展示了佛教思想中关于如何通过正念、禅修等方法来实现心灵解放与生命价值提升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