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陈永华与陈氏梅花:国家版权背后的艺术之路
文/李安全
今年8月20日三苏文学社艺术顾问、西安观赏石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名家西部分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国礼书画家、国宾礼工作室陈永华老师的陈氏梅花绘画技艺经相关部门审核获得了国家版权,在书画界和三苏文学社引起强烈反响,广大书画爱好者和亲朋好友奔走相告热烈祝贺!我立即采访陈老师撰写了题目是《小地方藏着大画家》的文章,接着三苏文学社执行社长李建全撰写了题目是《世界文豪东坡初恋地,藏龙卧虎陈永华画家》的文章先后在三苏文学网络平台上发表,从不同角度介绍了陈老师绘画成长经历和取得的成就,受到很多人关注。
陈氏梅花绘画技法是如何申请获得国家版权的?中国国家版权中心的职能是什么?为了探秘陈永华与陈氏梅花:国家版权背后的艺术之路,10月5日下午我再次进一步深入采访了陈老师。
我预约来到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城区附近陈老师居住的房子里,说明了我的来意,他情不自禁告诉我,因为他之前获得了“国礼书画家”、“国宾礼工作室”荣誉称号,国家有关部门对他的绘画成就比较了解,知道他的梅花绘画技法非常独特,在全国独一无二,根据国家版权规定和要求,找到陈老师告诉他可以申请国家版权。为此他于去年3月19日精心完成了梅花创作绘画作品,提交给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国家有关部门根据《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规定,今年3月20日予以登记,历经5个月各层级专家评定认可,于8月20日国家版权局统一监制,给陈老师颁发了“作品登记证书(数字版)”。
陈老师话音刚落,接着他拿出陈氏梅花绘画技艺获得国家版权的“作品登记证书(数字版)”,让我用微信扫证书上右上角的二微码,很快就出现了“中国版权登记查询服务平台”,平台上显示了“陈氏梅花作品样本”,以及作品创作完成、首次发表、DCI发表、登记日期等内容。
我点开“作品登记证书(数字版)”左上角“中国版权中心”,上半部从左至右依次显示了两排文字,分别是“关于我们”、“登记指南”、“用户帮助中心”、“DCI体系”、“通知公告”、“版权服务”、“登记大厅”、“中国版权杂志”等板块,下半部竖着显示三排文字,分别是“我要登记”、“登记指南”、“登记公示”等板块。每个板块点开都有大量相关知识介绍,由于里面涉及内容太多,我在此不一一赘述。为了便于感兴趣的读者和朋友了解“中国版权中心”详细内容情况,我将陈老师获得陈氏梅花国家版权“作品登记证书(数字版)”照片发出来,感兴趣的读者和朋友可以用微信扫证书右上角的二微码进行查看研究。
点开“中国版权保护中心”,里面“关于我们”显示了“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中华版权代理中心)简介”,里面有以下一段内容:“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成立于1998年9月,作为国家级版权保护和国家机构,坚持以学术引领、技术支撑和服务赋能为己任,积极服务国家经济、科技和文化繁荣发展大局、承担各类作品和计算机软件版权登记职责。开展版权鉴定、监测维权、版权文化研究、版权资产评估管理。累计完成版权登记1300余万件,其中作品版权登记近300万件。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围绕作品、产品、衍生品“三品”逻辑,搭建自动赋权、登记确权、交易授权、纠纷维权、规则护权“五权”理论架构,形成中国版权保护“三品五权”理论框架体系,积极发挥版权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和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通过这次深入采访,我探秘明白了陈永华与陈氏梅花:国家版权背后的艺术之路。清楚了陈氏梅花绘画技艺是如何申请获得国家版权的,以及中国国家版权中心的职能,知道了陈氏梅花绘画技法获得国家版权的份量。
陈氏梅花绘画技艺为何独一无二?因为在漫长的岁月里,陈老师从未停止过对梅的探索与追求。从最初的临摹古人之作,到后来的尝试创新,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他曾在寒冬腊月,痴痴地守在梅树下,只为观察梅枝在寒风中的姿态;也曾在炎炎夏日,埋头于书房,反复琢磨梅的神韵如何在笔下展现。他用画笔描绘着梅的风骨,努力展现出它在逆境中不屈的生命力。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他对梅的深情与敬意。他突破了传统的画法,传统的是点梅,到今天教学中也是点梅五瓣,他创作梅花作品,画出了梅花的精神,以大写意形式出现,是写梅,不是点梅,点线面相结合的花蕊,以梅林之意出现在世人面前。陈氏梅花,独具特色,融合传统与创新,展现出了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因此,陈氏梅花绘画技艺成功申请国家版权就不足为奇了!
撰稿人:李安全
李安全,男,汉族,籍贯四川省青神县,曾先后在西安铁路局、郑州铁路局、中铁快运、成都铁路局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至今撰写的各种体裁文章数百篇先后被国家、省、市报刊和杂志刊登。
联系电话15884338679
邮箱3751439749@qq.com
陈永华老师的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