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是秋天的使者
文/朱三奇(甘肃)
九月北方的秋,是菊花收获的季节,不要用眼瞧,清香扑鼻的时刻,就知道菊花满山遍野,便是大自然的馈赠。仿佛比那山花烂漫的春天更加迷人,故人有寻春踏春一说,要我说看秋赏秋更应是文人的特爱,我是花痴,对花独有偏爱。春看牡丹雍容华贵,夏赏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秋看菊花,傲霜高洁,冬令梅花迎雪而红,时令不同,爱之于烈。晋代陶潜有,採菊东篱下,犹然见南山的况达。今人千万别错过九月,因为九月菊花一簇簇,一波波,竟相开放,赶花趟儿似的,不但烂漫楚楚含情美丽,虽不是盆中金菊,但花头足有乒乓球大小,更象天仙撒在人间的金币,看着金光闪闪,更有发财发福的运兆,南国我很少有赏秋时间。但北国这时的秋浪漫到你不愿离开。忘乎一切的欢欣,左拍右拍斜拍甚至背光拍,逆光拍,徜徉其中做足了戏,仍然难入尽兴。何物解忧,唯有山菊,何物赏心,仍有菊花。
我没私心,真不愿意独食独赏满山的黄菊,远方的同道,远方游子百忙中,放下一切,带着亲朋佳人来看这满山遍野的黄菊,闻一闻北国遍山遍野的馨香,菊能入酒,奇香无比,尽管家乡贫瘠,难入留住你闯荡世界的雄心壮志,或者你在外地非常的累,没有一个温馨的港湾,欢迊你的归来,看一看家乡的菊,读一读家乡的山,这种景一定让你恋恋不舍,摘两把思念,童真,还归给你的故乡。更有志者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地尽带黄金甲"的豪迈。
悠悠的乡情,成为岁月流失的怀念,渐行渐远渐珍惜,珍惜同道的友谊,珍惜游子的亲情。
2024年古9月7日于寓所
(图片摄影:段广亭)
朱三奇,甘肃省镇原县人,原名朱少先,六八年生于中国书画之乡镇原,源于家学,苦爱诗,书,画,就学于西京美院,毕业后入中书协涵授班,授教于沈鹏,言恭达门下,师承娄师白,徐湛,刘存惠学习大写意国画,痴迷于画白石虾,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天性喜文弄墨,刻苦努力,诗书画互补,结出丰硕的成果,诗,散文,见诸报端,书法,丹青贺奖证书,各大书画协会聘书,雪片般飞来,中国书画研究员,水墨丹青书画院理事,……但他从不骄傲,朴实无华默默耕耘在书画这块田地上,百米长卷虾图被国家,省级画院收藏,成为镇馆之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年过不惑,游历名山大山,写生体验,鸟鸣说禅语,花开见佛心,不断的创作,讴歌盛世,业余开班授课,教育学生,希望青出于蓝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