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三标课堂”自问世后的近20年来,所到之处,都会引发高度关注,受到热烈欢迎,获得如潮好评。“三标课堂”的盛景“生命大灵动,智慧大碰撞,人生大幸福”经常被演绎得精淋漓尽致。今选部分教育专家的评语,以飨读友。
2024年9月,孟国泰在位于祖国边陲的勐腊一中指导高三备考方略。
西北民族大学心理学博士李贝(2024年):
大家好,今天我来勐腊一中听大家的这堂课,虽然大多数的时间你们都在自主,但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带来的不一样的效果。在这样的课堂上,你们都是主体,老师只辅导大家都不会的东西,我觉得很震撼!这样的课堂很和谐!很舒服!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可以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做到“自立”!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老挝汉语培训中心主任杨夜生(2024年):
各位老师好!各位同学好!我是第二次来到勐腊一中,我今天看到同学们都很认真!今天最高分同学的分享,说出了自己的高分秘诀:认真审题,认真检查。我还看到了最低分同学的分享:怎么改进,如何勇敢地改变自己,都很好!
原平市教研室副主任温世彤(2024年):
王佩佩的三标课是我近几年来听的最成功的一节课!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情感跨越时空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她既具备了三标课的形,又具备了三标课的意!是近几年不可多得的好课!
原平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刘怀重(2024年):
张波老师的课堂紧扣三标,目标设置合理,适时适度有效的对子反馈,小组合作探究,以及目标达成,处处体现了三标,课堂评价形式多样。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目标达成率 90%以上,是一节成功的示范课!张彩萍老师的教案书写认真规范,内容条理清晰。符合三标课堂的备课流程。尤其是课后反思,数量足,质量高。赢得了市教研室成员的一致好评!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检测试卷山西省评估专家、实达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郑艳华(2024年):
今年我有幸接受山西省教科院的邀请,参加了“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检测试卷评估会”,并在这次大会上被聘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检测试卷的省级评估专家”,能够获得如此殊荣,不得不感谢我们的边国玺校长多年来的培养和宋文静副校长的不断指导,更感谢给我们学校带来“三标课堂”的孟国泰先生!在这次大会上,我结合评估感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做了《“三标课堂”与“试题命制”》的分享,受到了省教科院相关领导以及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吴丽红老师的一致好评,夸赞我们的校领导有远见,夸赞孟国泰先生是“当代真本教育第一人”!
贵阳市南明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主任、特级教师、贵州省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专家杨咏梅(2012):
你指导的对子教学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挥了极好的朋辈互教互学作用。你把毛主席兵教兵的策略运用到了教学中,超级棒!
临朐县教研室教研员赵奎娥(2012年):
孟国泰先生说得最多的是“把掌声送给他!”无论是赏识性的1分钟掌声,还是鼓励的掌声,孟国泰先生不仅希望看到课堂上学生发自内心的笑脸,还希望老师多给学生肯定的掌声。相信学生,没问题的。随后,孟国泰先生亲自给我们上了一节课,包括怎样让学生自主,怎样想班名,怎样制作有本班特色的班级宣言等。孟国泰先生没有过多干预学生,完全是学生自己在做,非常踊跃,很有创造力,让人吃惊。孟先生通过言传身教让我们明白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就看你敢不敢放手!
苏州市吴江区教研室主任姚伟斌(2013年):
“三标课堂”是一次发生在课堂中的真实革命,十分具有可操作性,目标务实,达成度高,风格朴素,简约有效。
苏州市吴江区教研室主任姚伟斌(2013年):
“三标课堂”是一次发生在课堂中的真实革命,十分具有可操作性,目标务实,达成度高,风格朴素,简约有效。
潍坊市教科所马凤喜所长(2015年):
潍外“从个体出发的新课程体系”建构及实施都走在全市前列,很震撼!孟国泰先生专家团队的到来,使学校得到很大的提升!整个校园生机勃勃、活力四射!
潍坊市潍城区教育局副局长,合作学习倡导者(2015年):
三标课堂,眼前一亮,为之一振,大吃一惊!
青年教育学者刘国清(2016年):
初见孟国泰先生,感觉他是一块石头块百炼金刚石。金刚石是钻石的前身,是最坚硬,最缜密的石头。这是我对孟国泰先生的最初印象。
《读者》签约作家吉木(2016年):
孟国泰先生是一位俊瘦清雅之人。快六十岁的人在讲台,上做起演讲来激情四射,语气铿锵有力,节奏张弛有度。然而回归自然走进大山,他却又显现出一份忧郁的诗人气质。
南阳市宛城区高效课堂评委王亚丽(2016年):
“三标,目的明确、层次清晰,高快,紧张高效、达成度高!”
南阳市宛城区高效课堂评委冀晓冰(2016年):
注重发挥老师的课堂主导作用,简洁明快,很实用!
南阳市宛城区高效课堂评委王玲(2016年):
师生互动充分,课堂气氛积极踊跃,让人人耳目一新,值得学习!
成都师范学院教授刘裕权(2017年):
“三标课堂”是“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落地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也是“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由“道”转化为“术”的有着很强操作性的“术”。我对“三标课堂”中的“对教”有很好的感觉,无论是在杜郎口中学、衡水中学、洋思中学、精英中学,看到的小组合作学习;还是我在其他一些学校看到的小组合作学习,我觉得“三标课堂”中的“对教”环节及其做法,都更有价值、更值得借鉴。“三标课堂”的“对教”,真正做到了把学生学习的热情、激情充分地调动起来,让全班的每一个学生都“身不由己”“不由自主”“自觉自愿”地“卷入”到教学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到了开口讲话、与之进行互教。“对教”,是“三标课堂”最为耀眼的地方,真的值得我们关注、学习、研究、借鉴、践行。
“苏派课改”创始人蔡洪伟、浙江吉安市教育局副局长(2018年)
在考察了浙江义乌外国语学校的“三标课堂”后,对从个体出发的“个体建设、对子建设”大加赞赏。他对比了中国课改的几大流派后认为“从个体出发的三标课堂”是最接地气的,并称赞孟国泰为“有佛性的教育家”和“真正的教育家”。
安徽九子山公学督学李主任(2018年):
听了孟国泰先生两次的报告(示范课),尤其是今天上午的三节示范课,我看到了孟国泰先生的真功夫。从三个细节可以看出:一、分组。看似简单,其实有很深的思考与积淀。没有真功夫,分组就会停留于表面。孟先生希望孩子们都站起来当家做主,所以他反复激励动员孩子们。最后,当孩子们都全部站起来成为主人的时候,台下响起了长时间热烈掌声,此时的班主任已热泪盈眶。二、设标。没有长期钻研与凝练,是不可能设置出如此精彩的目标的。三、夸奖。当一名女生读完自己的高快作文后,同学们似乎没有任何反应(可能还来不及反应),孟国泰先生抓住了她作文的几个亮点,适时给予夸奖,令她激动不已。说不定,这个孩子因为孟先生的夸奖,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
安徽宁国市教研室主任庞新华先生(2018年):
孟国泰先生是一位有思想、有梦想、有情怀、有智慧的实干型教育家。在中国那么多的课改流派中,他创立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三标课堂”,是最接地气,最有操作性的!
各地教育局、教研室(1992—1995)

孟国泰简介
清华紫荆时代教育集团三新首席导师,陕西师范大学西部课堂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继教学院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研究院原院长、兼职教授,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实验学校总校长,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之“三标课堂”创始人、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奠基人、从个体出发新教育936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构者、中共中央机关报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封面人物。被誉为“教育创新英雄”“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当代新教育三大体系建构者之一”。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中国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育部课程中心网站》《中国文化报》《德育报》《新教育》等50余家新闻媒体均对孟国泰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做过系统报道。
责编: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