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有命
——老年节与老年人聊天
《论语》中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富贵在天应不很准确,因为许多“富贵”是一些人努力便可能达到或改变的。而生死有命似确有几分道理。我不是宿命论者,但谁能决定自己的出生?死则更没有人能够改变。秦始皇试图改变想长生不老,结果秦朝“二世而亡”。据报道,西方最新研发的抗衰老的药也不能使人抗过一百年。日本百岁老人逼近十万,算是个奇迹,但终究只是超百岁一点点。至于世间绝大多数人在这一百年内何时见阎王,则有很多的不可预测。人是有命运的,我们不讲“官运”“财运”,单聊聊生命之运。
我曾三次经历生死,令自己几十年后回忆仍唏嘘不已。第一次是刚上初中,班里组织去公园湖里划船。一同学的浆掉水里了,他俯身去捞浆,不料自己却掉到了水里。他不会游泳,噗通噗通两手乱打,看来很危险。我鬼使神差地跳到湖里,将他推向船边,自己却沉到了湖底。我也不会游泳,连狗爬式也不会。我口里憋着气慌忙一登,不料脚踩着烂泥头却出了水面。其实湖水很浅,算是有惊无险。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跳到水里。后来我想明白了一点,一个没本事自救的人是没资格救别人的。第二次是“文革”时期搞“武斗”。我们组织被对手逼到楼上,一颗手榴弹在楼梯口爆炸,楼梯被炸了个洞,我和一个同学就站在拐弯处,吓了一大跳却毫发无损。后来听说湘潭易家湾有很多枪,只要去就能拿到。我和一些同学爬上一辆卡车就出发了。不想半路遭到伏击,一颗子弹从我旁边一外校同学嘴巴穿过,鲜血溅我一身。子弹啪啪地还在朝我们飞来,我吓得抱着头卧倒在车厢里,直到回家还惊魂未定。与那个一直站在车门边举枪还击的年轻工人相比,我感到很羞愧,十八九岁最无所畏惧的年龄竟如此胆小!可当时就是害怕,子弹再偏过来几厘米就会穿透我的嘴巴或者头颅。上帝保佑!第三次是下乡当知青搞“双枪”时我大口吐血。后经常犯病就退回城了。父亲刚好从干校回来,他骑着车领着我四处寻医问药。医生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我无法忍受管子插入肺部,没有确诊。1975年我大吐血不止,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我不痛不痒没什么难受便没有很恐惧。小护士说,不怕,你年轻,生命体征都好,止住血就可以了。我想止不住血可能会晕倒,死就和睡着了一样。我那时没什么负担,只想着对不起老了的父亲。医生给我好像打了肾上腺素还有什么药,血止住了。特别是他们化验出我是儿时结核病复发,而不是支气管扩张。随后用治结核病的特效药治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把我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我三次“大难不死”,可能真是大限未到,命不该绝。
当知青下到生产队时,一个读了点老书的农民问我,你读过《大学》《中庸》没有?我那时还真没读过。接着他念出一幅对联:
年难过难过年年年难过年年过
人怕死怕死人人人怕死人人死
对联不仅对仗工整且确实能反映当时部分人的生存状态,我便记住了。其实讨论生死问题是个严肃的事情,并非都是负能量。马克思说,任何产生的东西都要消亡。人的死亡是比高考还要公平的事,每人一次,没有多也不能少,古今中外高低贵贱概莫能外。只是何时何地何故离开人世谁也说不准。
且不说天灾人祸,只说“正常”的生老病死。曾有一位刚过70的同事,身体很棒,自称从不参加体检,登黄山不坐缆车自己走。谁知一次晨泳突发心梗便走了。另一位是家里比较贫困的老同学,我们一起下乡,他很能吃苦耐劳,说再累睡一觉起来就好了。就在他儿子考上大学,自己成了县里数学权威老师时,他却患上白血病,不久就去世了。老天有时真的不公。还有新冠病毒,国家围堵了三年,一旦放开,一些有基础病的老人还是吃不消。我认识的几位老人身体都很好,也没什么基础病。一个感觉自己肺部不舒服,拖了两天后自己开车去医院,结果去了就没再回来。另一个家住五楼,曾没有电梯,每天提东西吭哧吭哧
上楼也蛮好的。可染上新冠就成了纤维肺,救不回来了。直到最后医生也说不清变成纤维肺的直接原因。我有个朋友害怕做心脏搭桥手术,一拖再拖,结果在下决心做手术的前几天发心梗,没能走进手术室。另一个朋友决心做心脏搭桥手术,却没有同时做脑部手术,结果搭桥手术做完脑部却大面积出血,没能走出手术室。真是人生难料世事无常啊!
人类寿命可能主要与基因遗传、后天环境、生活方式、饮食营养、身体锻炼、心理健康以及医疗卫生等有关系。医学科学大大地提高了人的寿命。但医学科学对人本身探究尚未穷尽,且也永远赶不上疾病细菌病毒的发展与变化(当然有些细菌是有益的)。哪天说医学科学完全战胜了疾病细菌病毒,那医学科学也就寿终正寝不再有发展了。人是不可能不生病的。人老了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病痛,有的不治自愈,有的靠抵抗力达到平衡,有的靠药物控制,得了要命的病则需靠医生,还有治不好死不了的病痛只能拖着。
人的死亡是人类再正常不过的事。在一个和平国家里退休后正常离世的人,既不重于泰山也不轻于鸿毛。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演说:“死是对生者的不幸。”这是对伟人而言。对我们一般吃瓜群众来说,除了至亲和真正的好友会有些哀伤,余下只会成为别人口中的谈资,因此还是要在活着的时候对自己好点。
人年轻时要努力奋斗,老了则应量力而行。不能再梦想有什么三千越甲来吞吴了。老了要讲身心健康,即身体健康心理也健康。为此我也有所谓的“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看书看报看新闻。现在是高速发展的时代,你稍不学习就连许多名词都搞不清了。再者,我每每看到国家取得重大成就感到高兴。有人笑我还喜欢看报,“想参加政治局会议吧”。我道:“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不能忘记日寇对我们的侵略和屠杀,也不能看不到美国包庇支持的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如牲口般的任意驱赶和杀戮,加沙成一片废墟,特别还有一万多无辜儿童死亡。 ——没有国哪有家!
二是坚持每年给父母包括岳父母扫墓。毛泽东在父母坟前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我想任何人都不能忘记父母的辛苦养育之恩。我已坚持有三十余年,只要还能去,就一定做到每年祭拜父母。
三是坚持每天散步。不说生命在于运动,每天吃饱了动一动总是好的。从五十岁后我就开始散步。不论严寒还是酷暑,除非有特殊情况,我和老婆都要走几千步。现在跑不动了,走走更重要。走到哪天走不动了再说。
四是坚持每天喝一两酒。父亲说,吃饭留一口,活到九十九。他怎么少吃一口饭我搞不清,但他每天喝一口酒活到了九十八。医生说每天喝一二两酒是养生。我便有了依据。不抽烟,但喝点小酒吃饭比较香,人也比较舒畅,我就坚持了。
如今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正常情况下很多人能活到80岁。因此没有90岁根本就没资格讲什么养生经验(专家另说)。我不过是感到心安理得,感觉好像对自己有用便勉强总结了几点。每个人都只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摸索健康之路养生之路。我曾坚持吃含D钙片,也晒太阳,谁知十几年过去,还是骨质疏松了。人体机能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最多能延缓一点就不错了。
中国已逐步进入老年社会。有人说他老了但不觉得。有人说他老了,已生无可恋,只是等死。显然前者更积极。社会应更多关心贫病交加的老人和“失独”老人。但老年人还得“自强不息”,尽量靠自己。且不说“孝顺儿孙谁见了”,现在中青年人“卷的很”,竞争压力大,下有小上有老,所以老人也只能排在最后。老了还能发挥余热干点事,那你就干点事。老了不能做什么,就好好休息。75岁前我还写点东西看看书稿,现在什么都不干了,能吃吃点,能玩玩下。怎么快乐怎么过,只要自己的身体和经济能支撑,只要不过分。孔夫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应就是这个意思。
我有时也讲“吉利”,但我仍是无神论者,不过我不反对别人信神信教。有划时代科学家牛顿,因无法解释宇宙的起源而信神,猜想是神力推动了宇宙星球的创始运转。所有宗教都是讲述神对人的教化作用以及人死后的来世故事。西方宗教说人死后进天堂和中国阿Q说“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如出一辙,都是一种自我安慰。自我安慰没什么不好,至少他会比较安详。故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颇有道理。
人活着就要自寻快乐而不能自寻烦恼。当然人还应有尊严地活着。因每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不同以及对尊严和价值的不同理解和取向,即使老了可能心中仍有放不下的东西。放不下就放在心中,只要不影响自己快乐不引起自己烦恼。 当知青时度日如年,现在生活好多了,刚退休还有些疑惑,结果度年如日,十几年眨眼飞过。时间就是生命,还真是要学会珍惜当下啊!
世事如苍狗,
生命终凋零。
铅华不可弃,
日落将诗吟
……
2024年10月
刘杰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