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您分享,创作中的故事(七)
我与“学弟”同写歌
文/邢炜
黄河下游鲁北腹地有一个文化之乡,文人辈出。这个乡康宁村出生的在东营市公安局工作的薄剑锋,就是一位现代文人。他还是我父亲的亲传弟子,师生关系密切。此君擅长写歌词,与我搭档多年,是朋友亦是文友。原来同在一地工作时,我经常去他家,把写的歌唱给他听,共同探讨,顺便混壶小酒喝。后来虽然他工作变动,但相隔不远,合作交流也是常态。那些年东营市的一些行业歌曲的创作,是我们合作的重点。只管耕耘,不求索取,为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献出了微薄之力。那个年代,人们对脑力劳动认识差,谁还想着给你报酬,只落个奉献的好名声罢了。我们合作的行业歌曲有:《请到咱们大厦来》(东营市商业大厦之歌,收入全国职工“三热爱”获奖歌曲集)、《一片痴情献给祖国》(利津县税务局局歌,发表在《天津歌声》)、《汽拖修理工人多么荣光》(利津县汽拖修配厂厂歌,发表在《词刊》,获全国职工“三热爱”歌曲征集三等奖)、《一心为了祖国的富强》(利津县粮食局局歌,发表在《天津歌声》)、《我们是太阳,我们是月亮》(利津县电业局局歌,发表在《词刊》)、《大禹的传人》(利津县水利局局歌,发表在《黄河报》)、《把爱献给腾飞的工厂》(东营市面粉厂厂歌,获团省委征歌一等奖)、《向着明天高高飞翔》(利津一中校歌,发表在《音乐生活》并获该刊校歌评选二等奖)、《东营公路人》(东营市公路局局歌,选入长城文化出版社《歌诗选》)、《我们是祖国建设的栋梁》(胜利石油学校校歌,选入长城文化出版社《歌诗选》)等。另有数首艺术歌曲如《莫来黄河口》《留不住你》《家乡美》《中国的母亲山》等发表或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