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篇与秦皇岛三百期
(第八十九期)
贾岛《题李凝幽居》
撰稿:学 贵
主播:月亮泉
贾岛(779-843),自号碣石山人。唐代诗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落拓为僧。曾以诗文投谒韩愈,韩颇赏识,劝其还俗赴进士试,但贾岛屡试不第,作诗讥诮。曾贬任长江主簿,官终普州司仓参军。其诗以苦吟著称,以锻字炼句取胜,精擅五律,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风格幽奇寒僻 、生新瘦硬,有“郊寒岛瘦”之称,开晚唐尖新狭僻一路。其诗在晚唐、宋初和南宋中叶颇有影响。
贾岛与卢仝(tóng)、刘叉等同为韩(愈)孟(郊)诗派成员。韩孟诗派是与白居易、元稹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影响较大的诗派。包括下面这首五律在内,贾岛诗很受韩愈青睐。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大意是:
幽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草径伸进荒芜不治的园子。
夜晚池塘边上,小鸟栖树;月光之下,僧人敲门。
归途中,小桥将景色分割,原野色彩缤纷;白云飘飞,山石如在移动。
暂时离开此地,不久就将归来;相约共同归隐,到期绝不失约。
【云根】 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
李凝是贾岛的朋友,淡于功名,隐居田园。此诗写寻访隐者不遇,传达出一种幽静洁净的心绪,引发了读者的向往之情。
前三联切题落墨,围绕着隐居的环境突出一个“幽”字:悠闲而宁静的居处,草径荒园,近无邻居,绝无世俗车马喧闹干扰。池边栖鸟向静,月光如水,忽闻僧人清脆的敲门声。回归路上,小桥流水,分割景色,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其实,“石”怎么会自“移”呢?诗用反说,别具神韵。
好一幅自然恬淡、清幽迷人的田园风情画!由这样的环境自然会联想到其主人李凝何等脱俗高雅,这便引起贾岛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决心不负归隐的约定。
诗中“鸟宿”一联,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段佳话,说贾岛因访李凝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欲作“僧敲”,犹豫不定,不觉冲犯了京兆尹韩愈的车骑仪仗,韩愈诘(jié)问缘由后不但不加责怪,反而思索后说:“‘敲’字佳。”从此交上了贾岛这个朋友。后世“推敲”一词,源出于此。可见贾岛锻字炼句之苦心,也足见韩愈不愧“文坛宗师”之誉。诗中前两联一路写来,境界幽静至极,忽着一“敲”字,于月色朦胧、万籁俱寂中,传出剥啄敲门之声,惊动宿鸟,引起躁动,打破了幽静,更加反衬出幽静,自是比无声息的“推”字为妙。这种“以响衬静”的写法,与南朝·梁诗人王籍名句“蝉噪林逾 (yú)静,鸟鸣山更幽”同一机杼,当有出神入化的效果。
诗中草径等无一不是寻常景物,敲门等无一不是寻常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充分体现了贾岛清真僻苦的诗风。
感于上述,得句如下:
结缘韩愈堪称幸,
引导还俗五律精。
向以苦吟求瘦硬,
推敲炼句甚出名。
**********************
名诗词关涉秦皇岛;秦皇岛人名诗词;名诗词写于秦皇岛——《诗词名篇与秦皇岛三百期》内容的基本架构。
撰稿: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委员会副主任,秦皇岛市朗诵艺术团秘书长。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在河北省文研会举办的“红色记忆 百年风华”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朗诵活动中荣获“最美诵读者金奖”。 2023年荣获都市头条“先进工作者” 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