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喜相聚 浅叙师生情
——记邢台一中2004届3班毕业20周年聚会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24年10月5日,正值举国同庆伟大母亲75周年生日之际,我们邢台一中2004届3班15位师生欢聚一堂,庆祝毕业20周年。同学们现都年近四旬,早已没有了从前的青涩稚嫩,转而成为了各行各业里独当一面的中流砥柱。但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山大,能在百忙之中抽身赴会,已实属难能可贵。更加难得的是我们临近退休的亲爱的“老班”谭翊老师,将会应邀出席。
中午时分,同学们陆陆续续的到达,一见面都是面带笑容,许久未见但彼此都并不感到陌生。女同学们心很细,为了烘托气氛,精心准备了气球、横幅、瓜果、鲜花等。趁着人还没到齐的工夫,先到的同学自觉的都参与到了氛围的布置中。一时间拉横幅的拉横幅,摆果盘的摆果盘,七手八脚的忙活了起来,活像一个劳动现场。大家互相指挥,互相提醒,配合的相当默契,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时代每逢过节布置班级氛围时的场景。看着横幅,瓜果和鲜花,仪式感满满,气氛一下子就起来了。可能是许久未见的缘故,大家见面后显得都格外亲切,你一言,我一语,交谈甚欢。
听说“老班”的车快到了,大家纷纷下楼迎接。谭老师一共当了三次班主任,带领三批学子参加高考,我们是最后一批,用各门各派收徒弟的话讲这叫做关门弟子。因为是最小的徒弟,所以就跟家里的老小一样,格外亲切,感情也格外深厚。“老班”是一个非常讲究而且很有品位的人。家里的小院拾掇的十分整洁,种上了各种品类的花花草草,因为我对花草不甚了解,所以也叫不出它们的名目。但是能看到的是这些花草都修剪的有棱有角,整整齐齐,俨然排列整齐的解放军仪仗队伍,线直面平,像艺术品一样赏心悦目。每每鲜花盛开,阵阵清香扑来,使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好一处人间仙境。自己虽有心向老师学习,奈何俗务缠身,不堪烦扰,实难成行。 “老班”一下车,大家呼啦一下就围了上去,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嘘寒问暖,了解近况,聊个没完,若不是有人提醒,不知何时才能想起还要上楼入席吃饭。
“老班”爱花,我们岂能不送,一束康乃馨献上,66个花朵,代表着全班66名同学,白里泛红的颜色象征着我们师生纯洁的友谊和亲密的感情,淡淡的幽香散发着我们对老师辛勤付出的感恩之情。我们还送了老师一个手提包。毕业20年了,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苦口婆心,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一份薄礼,聊表心意。
有个同学为了参加本次聚会,专门从上海驱车赶来,真可以说是不远万里来相会。他是一位重情重义的真汉子,因为距离远,新冠疫情等原因,错过了多次同学聚会,每次他都很遗憾。这不一听说要聚会,他说:“这次说什么也不能再错过了,就是赴汤蹈火,排除万难也要赶回去。”我们其他同学人虽都在邢台,但对于同学情谊的珍惜和重视都不及他,他的实际行动也在默默的教育和影响着我们。
也得亏了他的到来。他是搞芯片的,据说手机装的是自己研发的高级芯片,拍照摄像比我们的手机都好看,再加上他本就一流的摄影技术,自然就成为了本次聚会摄影师的不二人选。一个再小不过的临时性任务,可他确十分重视,跑上跑下,设计抓拍,忙的是不亦乐乎。他说:“这可是个历史性任务,要记录一辈子的,马虎不得。”我们无不为他的兢兢业业和一丝不苟鼓掌喝彩。你还别说,照片上的我们看起来还真都比本人年轻漂亮了不少。他还告诉我们回去后他会把这些照片和视频素材整理后编辑一个短片,永久保存,我们听后都很期待。
大家都坐定,菜肴上满后,聚会正式开始。“老班”致开场白,看的出来,老师今天是十分高兴。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聊着,一边喝着,一边想着。二十年前的事有的还能记得,有的记不清了,但都在努力的回忆。好像是想去捡起来以前的枝枝蔓蔓,想去找寻那已经失去了的天真。
我们3班的男生是最有眼福的,因为我们班美女如云,当时在整个年级都是公认的美女最多的班。每当我们班要和别的班进行篮球、足球比赛,他们都是我们的强大后盾,十分给力。只可惜这些“金凤凰”不少都飞走了,落户外地了。飞走的姑娘们,不知你们现在是否风采依旧,美丽依然?
我们的“老班”几十年了,容颜看上去可是都不曾有丝毫改变,也许是有秘诀吧,也许是懂得生活吧。留在邢台的女生跟“老班”走的很近,时不时的品茶,聊天,吃点心。可能是得到了老师的真传,二十年了,也是非但没有被生活打败,反而是越来越漂亮。你看这一个个都还是这么苗条,那么光艳,都找不出一点岁月的痕迹。难道是胖一点的都商量好了,都不敢来了,我想应该不会是这样的。
我们想到了很多因故缺席的同学,有在北京的,有在上海的,还有在石家庄的等等。谁比较了解就向大家通报一下他们的近况,听到他们的喜讯,我们都为他们高兴。听到他们的烦恼,我们也向他们送去遥远的祝福。祝愿他们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不知是谁从手机里找到了毕业时的照片,大家开始看像想名,基本上都能够说出名字。只有几个人因为是从高一文理分班后就调到了别的班级,虽然保留着合影,但毕业后从来没有联系过,所以这几个人的名字现在谁也记不起来了,实在是遗憾。我想他们大概是加入了别的班级,否则不会不理我们的,不知道他们那个集体组织聚会了没有,如果没有,随时欢迎加入我们。
二十年前我们在共同的起跑线上,但从此后,我们开始分道扬镳,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岔路口。现在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书写着精彩和辉煌,有的已经成为政界翘楚,有的已经变为商界精英,有的从事教师职业,教书育人,有的从事医生职业,救死扶伤。国企也好,私企也罢,奋斗在各行各业。每个人的人生路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但都同样精彩。我们分享着彼此人生路上的不同风景。大家参与都很积极,推杯换盏,讨论热烈。每个人都像是主人,略尽地主之谊,每个人又都好像是最尊贵的客人,没有慢待和冷遇,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
二十多年了,大家都说每个人的性格变化都不大,能说的依然活泼,内向的依然少言。只有那份师生情同窗谊虽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和时间的沉淀却向老酒一样越陈越香。 我们就这样分享着彼此的经历和感触,喜悦和忧愁,不知不觉已过半晌,大家仍久久不愿散去。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转眼已过二十年,我们今天相聚在这里,一是回顾过去,二是展望未来。未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师生始终团结一心,我相信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我们的师生情谊万古长青,源远流长,我们都共同期待着下次的相聚,再续情缘。正可谓:
鲜花美酒叠佳肴,邢襄师生共今宵。
重温旧梦万千事,分享成长愉与骚。
青葱岁月虽不再,纯真情谊比天高,
时光不老永不散,共盼重逢话今朝。
作者简介:阮士召,邢台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二休养所休干,邢台市律师协会会员,执业律师,文学爱好者,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曾服役于陆军某部,历任排长、连长,2019年因病退休,2020年自学通过了法律统一职业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