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您分享,创作中的故事(五)
观摩“泉城之秋”音乐会
文/邢炜
八十年代初,我在水利局工作,那时就有点“不务正业,”只要有时间,哪里也不去,就是闭门“造曲。”可写的歌寄到编辑部,总是没有回音,不免很是失落。但失落并未灰心,还是继续努力着。那些年,省里经常举办“泉城之秋”音乐会,为了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有一年我特意去济南观摩了一次,目的是听听人家写的东西,找找自身差距。在那届音乐会上,我第一次听到“两夹弦”这种地方戏,好像是菏泽代表团的曲目,觉得还真是好听,心想着以后可用这样的民间音乐融合到创作中来。那一届的音乐会还安排了专家讲座,我荣幸地聆听了我国著名作曲家吕远老师的精彩发言。吕远老师创作有很多的经典歌曲,如,《泉水叮咚响》《克拉玛依之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八十年代初,人们的思想才刚刚有点解放,我记得很清楚的是,吕远老师讲起他去东南亚访问,听到那里的人们唱的歌是那么优美,感觉很能净化人们的心灵,说我们今后的创作也要摒弃那些“假、大、空,”为人民写出新美的歌曲,启迪人们的心智,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这是经历了那些年思想被禁锢所发出的真实感言,听后深受启发。那次观摩,音乐会许多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吕远老师温文尔雅的身姿和他博学动情的演讲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