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玲珑集》
林保国

喜获石广东先生赠阅《玲珑集》,有同事先睹为快,直呼“写得太棒了,太接地气了啊!”惊呼“好!好!好!”促使我认真拜读。
国庆假期,家人皆去游山玩水,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司令”,秋高气爽、景色宜人,金秋之际,香茗相伴,正是我吮吸甘露的大好良机,何不尽情享受一番读书的乐趣呢。
追随聂振山先生《赋》之系列,我来到开埠百年的丝绸故乡——周村,一百年前开市的鸣锣声还在回荡,金梭流丝绣成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登高望远,乐观齐盛湖之“日出东海,小桥流水映朝霞;塔接瑞光,玉角仰首送弯月。”走进中国最美书店——海岱楼,画栋雕梁,镂金镶铜,游客纷沓而无终。
徜徉书间,嗅着墨香,一路走进王玉河先生的《人》字作品,王先生善于捕获生活瞬间,引经据典,分析精辟,把人性的贪婪、自私、虚荣、嫉妒、恐惧……剖析的淋漓尽致,告诫人们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由物及人,职业虽不同,恒心做极致,无论做什么工作,心中有美,心中有暖,身上依然闪光芒。
驻足石广东先生的《李勤田与李甫田》,由衷地敬佩二老的热心公益事业,同有赤子之心,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点亮一盏灯,照耀前方路。李勤田主任爱心助学,累计筹集善款150余万,救助100余名贫困学生,即使生病住院期间也不忘资助贫困学生,高风亮节,清正廉明的家风影响着他的后人;李甫田先生“敢为天下先”,创建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渤海集团,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李先生虽身居海外,但情系桑梓,家乡修路他捐款资助,兴建学校他慷慨解囊40万元,累计在故乡投资捐款达数百万元。
“一个背着干粮为孔子思想奔走的民间女子”——张鸿雁,自2011年成为一名志愿者,10余年的公益之路,她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家庭、进敬老院……她率领的团队相继实施了“金钥匙禁毒”“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史温暖百社区”等公益项目,她说:“聚众人之力,抱团做公益,把爱心善行活动做大做强,这是我一生的追求。”,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张鸿雁自己筹资100万元建起淄博市首家社会组织暖心窝党建展馆、致远堂书屋、开设润心书屋、儒风讲坛,出版《润心书屋文辑》,发动社会组织积极投入志愿服务,一支能讲课、会写作、爱演出、愿奉献的鸿雁志愿服务队伍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10余年来的公益活动“一万八宝粥 温暖一座城”已成为志愿服务的品牌,从最初的100碗到现在的2000碗,受助群体有环卫工人、有执勤交警、有敬老院老人、有残疾朋友……张鸿雁说:“我们走到哪里,就要把温暖带到哪里。”同做志愿者的同事说:“张会长,你不是小女人,你是大格局!”在张鸿雁的带领下,大爱真情在周村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的奉献》在回荡,善举行动再继续。张鸿雁先后荣获全国“书香之家”、山东省“最美志愿者”、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山东省“公益之星”、淄博市“十佳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玲珑集》的每一篇佳作令我深受感动,掩卷遐思,仿佛看见一个个智者的模糊轮廓,亦能洞悉一位位善者的仁爱之心,作者理性、慎密的思维不由我不拍案叫绝。
生活的浪花无数,人生之路荆棘满丛。书中的经典佳句引发我的思考,敦促我更加清醒地认识自我,把认识反馈于生活的点点滴滴。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