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男子张晓宏的遭遇令人愤慨。仅仅因为在后备箱放置了 6 个自家种的西瓜,就被交警以客货混装之名罚款 200 元。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也让我们对执法的合理性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张晓宏的行为明显不属于客货混装。后备箱本就是为放置物品而设计,他放置的西瓜数量不多,且并非用于售卖,未将西瓜放入乘客舱。如此清晰的事实,交警却视而不见,机械地套用所谓的“硬性规定”,这是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其次,执法者应有人情味。张晓宏的西瓜是母亲顶着烈日亲自为他挑选的,承载的是满满的亲情。交警在执法过程中,面对张晓宏的解释充耳不闻,毫不理会,这种冷漠无情的执法态度,伤害的不仅是张晓宏个人,更是广大民众的心。
再者,如此不分青红皂白的执法行为,严重抹黑了政府的公信力。公职人员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凭借手中的权力肆意妄为。若执法可以靠怀疑、靠猜测,那法律的尊严何在?民众的信任又何在?
张晓宏的妻子在得知此事后,满心委屈和愤怒,急匆匆地赶到了现场。她一到就冲着交警喊道:“交警同志,您这样执法是不是太过分了?这是我们自家种的西瓜,是老人对孩子的一片心意,就 6 个西瓜,怎么就成客货混装了?”交警面无表情地回答:“这是规定,私家车不能运货。”张晓宏的妻子情绪更加激动,声音也提高了几分:“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呀!这是我们自己吃的,又不是拿去卖,您就不能通融通融?”交警不为所动,坚持说道:“不行,这是硬性规定。”妻子怒目而视,大声反驳:“那您说说,这后备箱不放东西,难道还能长出花来?您这样不分是非,对得起您身上的制服吗?”交警皱了皱眉,不耐烦地说:“别在这胡搅蛮缠!”妻子一听,彻底被激怒了,她挥舞着手臂,喊道:“您这叫什么话?我们老百姓就这么好欺负吗?今天您必须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两人的争执愈发激烈,引得周围路人纷纷侧目。
最后,我们呼吁,执法不能只讲规定,不讲人情。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真正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民众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希望这样的事件不再发生,也希望每一位执法者都能以公正、温情的态度对待民众,让法律成为保障人民权益的利器,而非伤害人民的凶器!(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