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色所争不多,则锻炼之工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则锻炼愈难。人之气质,清者浊者,亦各有渐。气质之浊者,其于理固然不知,而于欲又不善于去,则不能复其初矣。
【释义】
学者学习圣人,归根结底就是要摒弃个人的私欲而存养天理,这就像炼金要炼到十足纯金一样。金的成色如果相差不大,那么锻炼的工夫就可以节省而容易成功;但如果金的成色越低,则锻炼起来就越难。人的气质,有清浊之分,这也都是逐渐形成的。对于气质浊的人来说,他们对天理固然是不知的,而且对于私欲又不善于摒弃,那就不能恢复其本初的善良本性了。
【意悟】
阳明先生这段话深刻揭示了学者学习圣人的本质和过程,即去人欲而存天理,如同炼金求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会被各种私欲所困扰,这些私欲如同杂质,阻碍了我们追求真理和完善的道路。
学者学习圣人,就是要通过不断的修炼和磨炼,去除内心的私欲,让天理得以显现。这个过程就像炼金一样,需要耐心和毅力,需要不断地锤炼和打磨。而人的气质有清浊之分,这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辨别是非,摒弃不良的私欲,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善良。
通过这段话的感悟,我深刻认识到学习圣人的重要性,以及去人欲存天理的必要性。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将时刻铭记这段话的教诲,努力修炼自己的内心,去除私欲,追求真理和完善,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心即理,悟透此道,则言行一致
知行合一,践之于行,方显真章
致良知,持之以恒,心灵得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