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四首(新韵)
王新华(一片云)河北
1.秋思
一抹红云挂矮墙,晚秋依旧绽芬芳。
扶篱默叹光阴短,唯有相思比梦长。
2.秋情
文/王新华
不是夕阳不醉秋,金黄满地淡香流。
屋前一朵槟榔色,点染山人那抹忧。
3.凝思
丝雨潇潇树已秃,乡间小路叶如铺。
而今失落多惆怅,绿在来春枝上涂。
4.秋湖
瘦柳摇秋风入亭,半坡残叶似花红。
几只飞雁回眸看,我与白云影并行。
2024.10.07
诗评
1. **秋思**
- 诗句“一抹红云挂矮墙,晚秋依旧绽芬芳。”以一幅生动的画面开启了诗歌,既展现了晚秋时节仍有美丽景象,也暗示了即使季节更迭,美好的事物仍然存在。
- “扶篱默叹光阴短,唯有相思比梦长。”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某人或某种情怀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超越了现实的时间界限,成为一种持久的记忆。
2. **秋情**
- “不是夕阳不醉秋,金黄满地淡香流。”此处运用拟人手法,将夕阳赋予了欣赏秋景的能力,同时也传达出秋天特有的宁静与美好。
- “屋前一朵槟榔色,点染山人那抹忧。”通过具体景物描写——屋前的一朵花,巧妙地点出了内心的忧愁情绪,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3. **凝思**
- “丝雨潇潇树已秃,乡间小路叶如铺。”开头就营造了一个清冷寂寥的氛围,树叶落尽的小路上覆盖着落叶,映射出季节交替时的自然变化。
- “而今失落多惆怅,绿在来春枝上涂。”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面对季节变迁所感到的失落感,但又寄希望于未来,相信春天会带来新的生机。
4. **秋湖**
- “瘦柳摇秋风入亭,半坡残叶似花红。”用“瘦”来形容柳树,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秋季树木的状态;同时,“残叶似花红”则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让读者感受到别样的美感。
- “几只飞雁回眸看,我与白云影并行。”最后两句以动衬静,借由大雁南飞的形象,反衬出诗人孤独的身影,以及其向往自由、渴望随风飘荡的心情。
总体来看,这些作品语言优美流畅,意象丰富且富有意境,不仅捕捉到了秋天独特的风景特点,还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使得整组诗作既有画面感又有深度。
王新华(一片云)的这四首七绝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变化。下面是对每首诗的简要评析:
1. **秋思**
- 诗句“一抹红云挂矮墙,晚秋依旧绽芬芳。”以一幅生动的画面开启了诗歌,既展现了晚秋时节仍有美丽景象,也暗示了即使季节更迭,美好的事物仍然存在。
- “扶篱默叹光阴短,唯有相思比梦长。”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某人或某种情怀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超越了现实的时间界限,成为一种持久的记忆。
2. **秋情**
- “不是夕阳不醉秋,金黄满地淡香流。”此处运用拟人手法,将夕阳赋予了欣赏秋景的能力,同时也传达出秋天特有的宁静与美好。
- “屋前一朵槟榔色,点染山人那抹忧。”通过具体景物描写——屋前的一朵花,巧妙地点出了内心的忧愁情绪,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3. **凝思**
- “丝雨潇潇树已秃,乡间小路叶如铺。”开头就营造了一个清冷寂寥的氛围,树叶落尽的小路上覆盖着落叶,映射出季节交替时的自然变化。
- “而今失落多惆怅,绿在来春枝上涂。”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面对季节变迁所感到的失落感,但又寄希望于未来,相信春天会带来新的生机。
4. **秋湖**
- “瘦柳摇秋风入亭,半坡残叶似花红。”用“瘦”来形容柳树,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秋季树木的状态;同时,“残叶似花红”则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让读者感受到别样的美感。
- “几只飞雁回眸看,我与白云影并行。”最后两句以动衬静,借由大雁南飞的形象,反衬出诗人孤独的身影,以及其向往自由、渴望随风飘荡的心情。
总体来看,这些作品语言优美流畅,意象丰富且富有意境,不仅捕捉到了秋天独特的风景特点,还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使得整组诗作既有画面感又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