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懒行动
刘国琳
老雷在大连退休同乡战友聚会上宣布:近期组织追思过往,慢品人生活动,地点是千里外辽西老家绿皮慢行火车沿途,欢迎参加。
八位战友反响强烈,表示紧紧团结在老雷周围,听从老雷号召,积极完成老雷指示工作,取得优异成绩,不负老雷期望。
老雷摆手,少喊这些虚头八脑的口号中不?咱追寻慢生活,省得老婆孩子操心。
也是,当一辈子兵习惯雷厉风行,想改慢挺难的。我女儿当医生,样样拘束着我,吃饭呀喝水呀起床呀都要慢,说对身体有好处。老王嘀咕。
1971年七月有天晚上,上千号乡亲坐在干河套,瞅着工程兵架桥梁,铺枕木,安钢轨,那哨子震天响亮,丁字镐砸得道钉砰砰冒火,黑乎乎火车头在后面碾压,哞哞吐气叫唤,震得人心麻酥酥的。老季这一回忆,勾起大伙桩柱往事。老张抢话,有天上山割柴,发现过绿皮火车了,车厢鲜艳像条长龙蜿蜒行走在山峦隧道间,清脆鸣笛,过桥梁轰轰隆隆,声音传出好几十里地,那份新奇呀,把我们的小心思拉出老长老长,牵出好远好远。
可不,每天我们就提前坐铁路边山坡上,等着看上、下午两趟通过的绿皮火车。火车头见我们也热情呢,远远地喷气吐雾,洒湿一身,我们还跳跃欢呼,像沾了好运似的。老赵回顾。
老孙心思密,咱们这回回家见着胡伟,可别显摆好,他心里失落。
怨谁,他跟咱们都等入伍通知的,非乘绿皮火车到乘降所玩玩,到站不下车,多坐三百米到家门口,学铁道游击队跳一把车,右腿摔断了。老周揭秘。
这绿皮车呀,啧啧。老倪讲,我二舅是老家第一个坐绿皮车到锦州的人,头天去,两日回,车上没钱吃饭,候车室也不敢接水喝,怕要钱。饿两天一夜,回乘降所下车,三里地也走不动,家里接信儿后用门板把他抬回家的。他还有吹的啦,说,那个大黑汉子(火车头),熄火可了不得,得用两大车硬柴禾不停地烧,才能重新升着火呢。这回明白火车头老实呆着也不关火为啥了吧。后来明白,根本不是这码事,再上谁家吹牛混吃喝,门儿也没有了。
唐山闹地震那年,咱辽西也闹余震,每堂课前,吴老师讲疏散安排,说,我是老师,指定最后一个出去,同学们放心。
有天下午头节课,昏沉沉,忽然感觉大地抖动,轰轰响,不知谁喊地震了,吴老师腾地跳出教室,站门外高喊,别慌,别慌。
震颤轰鸣中,一列货车雷霆万钧地从教室后面掠过,吴老师代课身份丢了,可惜。老郑慨叹。
来,㨄了这杯酒再说。
一二三,干。九杯酒一滴不剩,倒入肚里。
老雷说,紧说改改急性子,换换慢生活,刚才谁又领头喊口号干了?
1981年底,咱们入伍坐绿皮专列,一天一宿行到千里外军营,据说首次运新兵告别闷罐车,多牛。
是,耳朵鼻子肚䐀眼全是车头喷撒的煤粒子,像颗粒药,咳嗽好几天,还吐煤粒子,开心。
四年后探亲坐绿皮火车,逢站就停,旅客拥挤没地下脚,站得浑身酥软,推车卖货的勤快,香肠瓜子花生米,抬抬脚,让让满车厢招呼。后来,嫌慢,绕路改转乘T\K字头绿皮火车,再倒公交车,能提前半天到家,觉得真快。
如今县城通高铁,嗖嗖,两个多小时坐老家炕头了。
就想慢煮时光细煮茶,坐坐家乡那绿皮火车,慢条斯理,爬山越岭钻山洞,观赏沿途朴实风景,捏几粒花生米,泡碗面,喝几口小牛二,挺有味道的。老蒋好舞文弄墨,这一描画,把大伙隐藏的记忆充分激活,催促,老雷,那天走,麻利地,别树獭似地磨叽。
哎,对,这回就叫树懒行动,求慢,求稳。
哪天走?
后天,咱自驾两车九人,一天车程走三天,见山登山,见景赏景,慢下来,就成。
第五天晚上,一行人入住县城宾馆,转业战友热情接待,开心不已。打问行程安排,大伙神秘,树懒行动,保密。
次日上午,九人转往老家绿皮火车站,停好车,准备乘车300多公里,行驶七小时到锦州,明天下午再回返原点。兴奋着登上高高台阶,发现站台和候车室铁门紧锁,空无一人,打听老乡,说,绿皮车早不开了。仔细搜寻,发现候车室外贴着一张缺角断字告示:XXXX次列车停运。
大伙嘀咕,祖国建设发展日新月异,咱们想慢咋还就慢不回来了呢?
【作者简介】刘国琳,退休军官,原籍辽宁省朝阳市,现居大连,杭州。《世界文学》签约作家,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委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解放军生活》《散文》《小小说选刊》《精短小说》等发表作品5000余篇,获奖数百次,出版文学作品集《良民英雄》等。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