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夜晚
作者:那寒
我告别要留我宿住的二狗兄弟
下了雨山路崎岖我身哪像年轻如燕
一支烟时间便回到寺中
充满电的手机伴我偏房中找蜡烛
烛红的正殿里两旁各位仙尊各有姿势陪我不言不语
进来的风姓秋用小姐的手去扶烛光
下响的雨同样姓秋有一颗从瓦缝中知性地滴到我头上
这唯一一颗雨水从我头顶经我面颊与泪水在一起
人间正是经年
我就是这颗人间知性的雨水呀
汇不了长江黄河只借祖国的镜子照一下六零七零八零的自己
天地在上。父母在上。恩师在上。祖国在上
整座半山上的寺院坍塌多好埋葬我的失声和我外面的放荡
2024年10月6日。
这首诗《此刻的夜晚》由那寒创作,描绘了一个雨夜中诗人离开朋友家返回寺院的情景。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个人经历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慨。
在诗中,诗人提到自己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轻盈,暗示了岁月带来的身体变化。尽管山路崎岖且下雨,但诗人仍然独自一人返回,这也许象征着他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回到寺中后,诗人用手机寻找蜡烛照明,这里的“充满电的手机”可能代表现代科技,而“找蜡烛”则可能是指向传统生活方式的一种回归或怀念。
正殿里的仙尊们沉默地陪伴着他,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或是对过往信仰的反思。秋风和秋雨被赋予了人的特性,它们温柔地互动,似乎是在安慰孤独的诗人。特别是那一滴从瓦缝落下的雨水,它不仅触及了诗人的身体,也触动了他的情感,与他的泪水交融在一起,象征着内心的感伤和对外界的共鸣。
最后,诗人把自己比喻成一颗知性的雨水,虽然不能汇入长江黄河这样的大江大河(即无法成就宏图伟业),但至少能够通过祖国这面镜子映照出自己不同年代的形象。这种自我审视是深刻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祖国、天地、父母及恩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深沉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时间以及存在意义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