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巷里的济南名士》系列作品
高都司巷,贾氏三杰
侯林 侯环
街巷,乃城市的骨胳与血脉,而名士与建筑,则是骨胳与血脉的支撑,有了它们,城市文化才变得鲜活且流动起来。济南向有《济南地名漫谈》《济南老街史话》《历下老街巷》等书,对发掘济南老街文化甚有裨益,然其中名士贤达多有遗珠之憾。今据读书所得,予以补录,使夫读者看到,济南作为名士之城,在那些看上去普普通通不为人知的小街僻巷里,都会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名人遗踪和风雅旧事。因自即日起,特在风香历下开设《老街巷里的济南名士》栏目,以飨读者。
今泉城路西段路北,有街名高都司巷。相传旧时有一位姓高的“都司”住在此街,故名。明崇祯《历城县志·建置》有:“高都司巷,太平寺街东。”由此可知,若有“都司”存在,亦当在明代或之前也。
据《山东省济南市地名志》,高都司巷南至泉城路,北起将军庙西口。门牌1-41,2——56。街长250米。宽3、5米。青青石板路。可惜,今日,其南段全被楼房吃掉,街道无存,可伶一条二百余米的宽阔街道,因了二十年前旧城改造的拆迁,只剩得楼后的孤零零的一户门牌。呜呼哀哉!

今高都司巷
其实,高都司巷除了难以核实的“高都司”之外,不乏名流雅士,如清代道光年间的“贾氏三杰。
之一,贾辉山:“济南四英”早知名,做官人称“贾包公”
据清代济南名士王贤仪《家言随记》记载,清代道光年间,济南府的历城县、章丘县出了四位文章出色的英杰之士,人们称他们“济南四英”。这四英之一,便有高都司巷的贾辉山贾丹生先生(贾辉山“少与同邑彭以竺、李蒙泉、章丘焦友麟文章争胜,为‘济南四英’。”见《家言随记》卷四“梓桑敬止”)

书影:王贤仪《家言随记》
现将“济南四英”介绍如下:
彭以竺(1798——?),字笃之,号雪嵋。历城人。道光十四年顺天乡试举人,十六年殿试二甲第四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知县,选授江苏如皋县。以竺素有文誉,既莅外任,又不能谄事上官,官久不迁。旋罣吏议,嗣在军营出力。同治三年,克复金陵,以功开复原官,仍留原省。仕至江南同知,卒於官。
李蒙泉,字麓源。历城人。道光十四年山东甲午乡试举人,二十年庚子进士,官江苏吴县知县。
焦友麟,字子恭,号铁珊,又号笠泉。章丘人。道光十三年殿试二甲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山西学政。著有《鉴舫诗存》。
最后,我们来看贾辉山。
据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列传二》与《家言随记》之“贾辉山传”:

书影: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贾辉山、贾仲山传
贾辉山,字丹生。后改名贾镇,才宇雋伟。道光八年山东戊子乡试第九名举人,乙未大挑一等,以知县分发江南,历署江南沛县、睢宁、丰县知县,曾经两任邳州知州, 施政以严明著称,人呼为“贾包公”。除此之外,贾辉山对于应试的“制艺”文章有独特深入的研究,“得其传者,掇科第如穿杨。”
贾辉山在官时重视文化建设。他在邳州知州任上,扶植年轻士子。他曾经为邳州诗人窦元灏《双藤轩诗草》题词云:“有奇气,有至性,有远神,如读刘越石《扶风歌》,为心动神移久之,同是天涯沦落人,不觉青衫湿矣!”(民国《邳志补二十六卷》卷之二十二)而道光二十年状元李承霖,其“乡试师”正贾辉山是也!(见《两浙輶轩续录五十四卷》卷三十八“邹在衡”之《上黄树斋侍郎》:“先生昨岁典试江南,李君承霖或雋,今年以第一人及第。其乡试师贾辉山,家君戊子山东分校所得士也。”)
之二,仲山父子双进士,元涛更有干济才
辉山有弟曰仲山,仲山有子曰元涛,父子俩皆为进士高第。
贾仲山(1809——?),字次樊,号崧生。曾师从侯燮堂、徐宗干诸名家。道光十二年举人,十五年殿试二甲进士,官主事。后升兵部员外郎。

贾仲山会试硃卷
仲山之子贾元涛,字松埏。清咸丰八年山东戊午乡试第十五名举人,咸丰十年殿试二甲进士,官甘肃固原、皋兰县知县,固原知州等。(据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与《家言随记》等)
为探讨贾元涛的生平事迹,笔者查阅了贾元涛仕宦的甘肃及其州县,想不到的是,其才能与政绩实在令人感佩甚至惊叹。笔者深为有这样一位济南先人而自豪。
据清光绪《甘肃新通志100卷》卷之五十九“贾元涛传”、清宣统《固原州志十二卷》官师志二“贾元涛传”等文献资料:
贾元涛,山东进士,咸丰六年官固原知县,咸丰九年升固原知州,他富有干济才。部下十分敬畏服膺他的才能。其时,当地匪徒渐有蠢动,潜行煽惑,贾元涛因此集合城乡汉民,筹办保甲团防,这件恰合机宜的举措,使得匪徒丝毫不能得逞。然而,此时兵备道万金镛却与他不合,贾元涛因此辞职回了原籍。由官宦子弟马维岳代行其事。自此之后,匪徒气焰嚣張,老百姓遭受莫大浩劫。人们对于贾元涛离职而去,深深惋惜,这正是古人所说的“得到一个好的县、府的地方长官胜过十万军队呀!”这便是对于贾公元涛的评价。(时人以贾之去也,深惋惜焉。古人所谓“得一贤令尹胜于十万军”,吾与贾公亦云。)

书影:清宣统《固原州志十二卷》官师志二“贾元涛传”
又据清光绪《甘肃新通志100卷》卷之六十一、民国《临泽县志三卷》卷三“贾元涛传”:
贾元涛,字松埏。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人,以进士身份分发甘肃即用。光绪三年,他担任抚彝通判。平易近民,案无积牘,当时,正值兵燹之余,元气未复,老百姓流离失所,贾元涛为他们散放籽种,筹买牛只,振兴水利,劝课农桑,调济遗民,使得老百姓生活恢复正常状态。这时,当地又遭遇蝗灾,飞蝗四起,遮天蔽日,然而,唯独临泽未受灾害,人们都以为是贾公的贤明所带来的,于是,邑人作诗以诵之曰:
虚堂悬镜净无埃,纷纷案牍费亲裁。
盟心似水官箴肃,载道成碑众口开。
千古循良推学术,万家童叟崧奇材。
飞蝗亦识神明宰,不向蓼泉境上来。
一位好是感人的济南先贤!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