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老山 岁月回响
——致英雄的三十二师
作者:高俊昌
题记:四十年前,我们从澜沧江畔千里奔驰,赴老山参战。四十年后的今天,在弥勒重逢,岁月悠悠,老山精神永存;战友相见,忆峥嵘岁月,老山再回首,感慨万千。
那是个风云变幻的特殊年代
北极熊蠢蠢欲动
战云密布
澜沧江畔 孔明山下
一支年轻的部队应势而生
军号激昂 雄浑激越
起床 出操 训练
太保山下操枪劈刺
双江博尚锤炼精兵
天堂山上打造强将
观音山炮校锻造战争之神
虎虎生威的雄师
茁壮成长的劲旅
这就是能征善战的三十二师
这是一支军纪严作风硬的英雄部队
从战火硝烟中锤炼出的钢军
三次临危受命
以冲锋的姿态奔赴战场
从澜沧江出征老挝
用大爱书写国际主义和平乐章
两度铁流滚滚挥师南疆
奇洞藏威运筹帷幄
电波频传令旗挥扬
用炮口发出军人的钢铁誓言
炮弹呼啸 划破长空
严惩小霸
红河击水洗涤战袍
老山鏖战高奏凯歌还
十六年峥嵘岁月
谱写爱国主义新篇章
战功卓著
共和国旗帜神彩飞扬
九月
秋风爽 枫叶红
战旗飘 军号响
德高望重的师长发号令
将士们整装再出发
像当年出征的勇士
激情满怀精神抖擞
英姿勃发步伐铿锵
从祖国的白山黑水
嘉陵江畔橘子洲头
九河下梢唐山洛阳
飞到彩云之南
老兵们盼啊
盼到星光黯淡 盼到花开花落
盼到旭日东升 春光明媚
终于等到
弥勒佛地锣鼓喧天
阿细跳月三弦弹响
甸溪河笑了
南盘江欢畅
彝家儿女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
载歌载舞迎接最可爱的人
南疆最悲壮的麻栗坡烈士陵园
庄严肃穆 青山低垂
江河哀嚎 世代敬仰
一排排整齐的墓碑悄然伫立
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熔铸的历史
一个个鲜活年轻的生命
永远定格在生死交织的战场
雄魂屹立化作群峰
凝视着英烈墙上熟悉的名字
抚摸着冰凉的墓碑
悲痛的泪水撞击眼眶
侦察老将泪如泉涌
沉积数十年的情感终于喷薄
“兄弟们啊 你们为祖国牺牲
谢谢啦…”
仰望天空 泪光闪烁
叩问苍穹 天亦无语
唯见星汉灿烂
自古忠孝难两全
将士们义无反顾扛起“大孝”
烙在骨子里的责任直面死亡
用牺牲自我换来众生
战士们倒下的是身躯
扛起的是共和国的版图
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
用青春置换和平与安宁
生命之光点燃彩虹
照亮大地唤醒后人
把军人的责任写在华夏大地
面对生与死
选择了死亡却走向永恒
军人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铸就了不朽的丰碑
为国捐躯的烈士们
与祖国同在
与山河共存
与日月同辉
英雄不朽 浩气长存
烈士陵园上空盘旋的和平鸽
凄切呼唤 英雄归来
让我们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用滚烫的弹壳镶嵌火红的壮丽诗行
用坚韧不屈的木兰花
编织最瑰丽的花环
近半个世纪的思念
如今向咆哮的红河倾诉
悲伤的泪水洒满南温河
尘封的历史终归掩不住雄师的荣光
岁月的沉淀让荣誉倍加灿烂
战功赫赫不可磨灭
三十二师虽然走出了“序列”
为保家卫国立下的功勋永恒
那血洒疆场的战士
青春激昂装点江山
镌刻在焦土上的诗行
催人奋进的“我爱老山兰”
英雄托起的老山巍峨耸立
永远屹立在祖国的南疆
澜沧雄师
如猛虎下山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用血肉筑起新的钢铁长城
化作英雄的史诗
军人的奉献如同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
永远流淌在祖国母亲的怀抱
光耀千秋
永远绽放耀眼的光芒
秋天的田野金浪翻卷
南盘江畔鸟鸣猿啼
弥勒佛地吉光普照
老兵们把酒言欢畅叙友情
今夜 我们共同举杯
把军旅生涯编织的凯歌纵情歌唱
我们歌唱
扛过的枪 操过的炮 坚守过的阵地
蹲过的猫耳洞
我们讴歌
光辉的历史 血染的风采
壮烈的战友 过命的兄弟
硝烟散去的南疆
腥风血雨后的春天
老山巍峨 松冠高昂
红旗飘飘 歌声嘹亮
更高唱咱当兵的人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坚守
在祖国复兴征程上谱写华章
信念坚如磐石
责任扛在肩上
军装褪去初心依旧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擎天脊梁
世代不改 永远坚守
精忠报国 风骨铿锵
捧读《战边关》
那些拔点 防御战斗的英雄故事
仿佛看到968、142阵地上
与敌人激战的勇猛将士
一等功臣大学生排长杨雷
“侦察捕俘英雄”李方正
智勇抓“舌头”建奇功
军号嘹亮捷报频传
钢七连严防死守鏖战烈
抗住敌人万发炮弹狂轰滥炸
击退敌人无数次攻击偷袭
毙伤敌人二百六战果辉煌
功臣连荣立集体一等功
龚平、陈永达荣立二等战功
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
王翔武、杨家福、黄家荣、
董建增、廖国全……
我们被那些英雄事迹感动着
震撼着
仿佛看到了
满山遍野的老山兰
看见了
那些倒下的勇士
血染的军装 堑壕 泥土
以及生命力顽强的木兰
和枪弹声声硝烟弥漫的子夜
他们是祖国人民的骄子
是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
他们的灵魂不朽
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
震撼三山五岳
今天 当雄鹰
在蓝天上自由的飞翔
花前月下游人如织
当幸福的歌声
像春风一样在人间穿行
站在繁华都市的高度
从心底感叹
这不正是军人无私奉献
所期待的生活吗
没有军人的流血牺牲
哪有祖国的岁月静好
哪有人民的幸福安康
“没有花香 没有树高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军人就是守护亲人的劲草
雄鹰在湛蓝的天空自由翱翔
舰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远航
和平树下莺歌燕舞
将士们喜爱的“我爱老山兰”
在猫耳洞 坑道唱响
在崇山峻岭回荡
在黄河长江万里长城传唱
唱遍华夏大地
天保口岸商贾云集
锦绣南疆歌舞升平
昔日征战的老兵重返战址
曼棍洞激情高唱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
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
忆往昔
挥师南疆收复国土
将士们用血肉之躯与子弹对抗
把青春献给神圣的领土
把责任担当写在坑道堑壕
把忠诚永远扎根祖国河山
将士们新时代创造的塔山
黑山精神永放异彩
流逝的岁月
抹不去的记忆
这场正义的自卫还击战
这场改革开放的奠基之战
这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
到强起来的经典之战
像天空闪烁的星星熠熠生辉
这是当代中国军魂的象征
这是永耀军史的一座丰碑
这是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永远屹立在祖国的边关
军人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老山精神”
令敌人胆寒
这种精神将激励着全国人民
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历久弥新喷发无穷力量
砥砺前进
如今的南疆春意盎然
求实奋进的各族儿女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撸起袖子加油干
接天莲叶的荷花
热情奔放的三角梅娇韵如诗
象征着英雄的攀枝花
一簇簇 一片片
映红了美丽富饶的家园
红河开怀迎英雄
太平湖欢歌笑语
马樱花跳响幸福曲
老兵们在这里久别重逢
既是对历史的回顾
也是对现实的思考
对未来的期望
既是对逝者的追思
更是对生者的激励和鞭策
这是对牺牲战友最好的祭奠
我们作为战争的参与者幸存者
背负着历史的责任和义务
背负着梦里醒着的时代嘱托
弘扬我军光荣传统
去完成烈士们未尽的心愿
四十年的阔别
彼此惦记 相互牵挂
岁月让我们两鬓染霜
人生的犁沟悄悄爬上额头
然而 岁月可以吞噬青春
却不能冲淡战友情深
任凭时光流逝
别说我们分别了四十年
就算是四百年
战友们仍像挺拔的榕树
枝繁叶茂 顽强生长
血肉相连 屹立山川
今夜
我们共邀五湖四海的战友
和光荣的军嫂
还有烈士陵园长眠的兄弟
举杯畅饮
饮尽这激情满怀
饮尽这壮志未酬
喝吧 喝它个一醉方休
喝醉今夜的月亮
唱吧 唱它个通宵达旦
闪耀的星星给我们作伴
老山为我们作证
整装启航踏上新征程
国有令 召必回
若有战 战必胜
只要祖国需要
我们必当挺身而出
因为我们曾是军人
时间可以改变世俗
却丝毫不能动摇军人的信念
始终把思维定格在高山哨所
把责任永远扛在肩上
亏了我一个幸福十四亿人
我们是永不褪色的老兵
是祖国的中流砥柱
这豪迈的誓言穿透历史风云
骁勇善战歼顽敌
历经生死志如钢
英雄的三十二师
你从澜沧江到红河
从孔明山到老山
从万水千山中走来
威名远扬
你树起的丰碑
永远屹立在祖国的边疆
在现代强军路上
为鲜红的军旗增光添彩
作者十月六日改于蒙自市茶清📖屋!
编后:
本文作者高俊昌战友是32师炮兵团的新闻报道员,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此次32师机关、直属队在他的家乡红河州弥勒市举行老山作战40周年纪念活动,他作为当地知名的文化艺术工作者,创作此诗表达对老部队的眷恋和战友们的深情厚意。
《和平树下》总策划梁蜀生大校用"五个一″这样评论高俊昌的作品:
一首长诗写尽光辉历程,
一段叙述记录战斗岁月,
一曲高歌献给英雄先烈,
一次聚会重温战友情谊,
一腔热血抒发壮志豪情。
3 2师是雄师劲旅,
一个永不消失的番号!
图文/编辑:艾宗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