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孟国泰行走在安顺阳光学校
编者按:渗透在骨髓里的霸气,流淌在血脉里的坚持。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当代教育家孟国泰先生凭着自己的激情与智慧,让优质教育资源(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三标课堂)走进乐千家万户、农家庭院,较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德育第一报《德育报》社长张国宏在《大众教育学》前言里送给他的小诗“其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其情,胸怀大梦,脚踏实地;其智,洞察万象,博采众长;其创,独辟蹊径,绝处逢生;其和,收放自如,融入万物。”今选部分教育名家对他的评价与夸奖,以飨读友。
2008年9月,路甬祥(中)先生与孟国泰亲切握手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2008年):
看了(孟国泰建设的“三标课堂文化”)学校的校训、校风等文化,我看到了国家的基础教育很有前途也很有希望,我很受鼓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企业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王育琨(2019年):
钦佩!我正在弱弱地呼唤,您却已经开拓了20年!看到孩子们阳光自信的脸,就让我情不自禁!我极其钦佩和认同您的教育理念,并坚信“自走自得,以自己为师,无依则生。有一句话:是人不用管,用管不是人。”
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郑增仪先生数次考察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学校并高度评价(2017年):
“从个体出发新教育”抓住了教育的根本:传道育人。“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在领跑全国课改方面有着很好的实践意义。
教育部西南课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师范大学原校长宋乃庆(2020年):
孟国泰先生是我们国家基础教育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育专家之一。他为学生、为老师、为学校、为国家的基础教育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3年10月,曹志祥(右2)在河南商丘盛赞“三标课堂”
国家教育部课程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志祥(2013年):
我没有见过这样的课堂(孟国泰创立的“三标课堂”),确实很好!孩子们不但普通话好,而且课堂形式活泼,学生思维灵动,比上海、北京的很多孩子还活跃!
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雷振海(2015年):
“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不仅代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走向,也代表了人类教育的发展走向。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吕德雄(2017年):
“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三标课堂”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这才是最科学和最符合教育规律的课改思想和模式。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学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刘裕权(2017年):
如果你还活着,“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不会使你厌倦;如果已经你死了,“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会让你起死回生。
中国德育第一报《德育报》社社长、总编辑张国宏(2018年):
孟国泰校长不仅是教育思想家,还是教育实践家,尤其是他的教育诗歌写得很有陶行知先生的味道,从这一点看,堪称“第二个陶行知”。
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创始人李锦韬(2016年):
孟国泰是优秀人才!很有思想!

2021年2月,辛勤(左)与孟国泰在一起
著名少儿文学作家辛勤(2021年):
孟国泰举起一面大旗,提倡“从个体出发,关注每一个孩子”“从个体出发,快乐每一个孩子”“从个体出发,成就每一个孩子”。他认为,“每个人都是宝藏”,“每个人都是天才”,“每个人都是奇迹”,“每个人都是世界”,教育就是要“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成为更好的人”“成为幸福的人”。应该说,这才是教育的起跑线,这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才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这才是教育的根本!孟国泰的著作起名《大众教育学》,我是大众,一读就懂,可见名副其实。孟国泰的可贵之处是,他这么说,他就这么去践行。他创建的“三标课堂”,在五湖四海普及,让一大拨灵慧的孩子锦上添花,让一些另类的孩子扬眉吐气,这在全国真是少见!
著名教育家、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老师李镇西(2021年):
国泰兄的《大众教育学》,很有陶(行知)味儿呢!
全国著名校长、特级教师柳袁照(2021年):
孟国泰先生写的诗很通俗,人人都能读懂,朗朗上口。读着他的诗,会让人产生联想,首先想到的是陶行知先生当年那些教育诗作,有一种血脉关系;其次想到“三字经”之类的传统文化等遗传。
全国优秀教师、武汉中学原副校长、蒋自立(2021年):
盼望了近40年,我终于欣喜地看到了《大众教育学》。《教育学》向来都是师范生必修的科目,在大宅学府中珍藏研讨。而今,孟者国泰先生,把他解放出来,以芸芸众生为对象,用是诗化语言,加以传播,实属“中国之首创,乃当代之至师”。
著名书法家、作家、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胞弟爱新觉罗溥光(2023年):
孟国泰先生是最讲干净文笔的导师,才思敏捷,心泰承教!
中美教育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邓莹(2016年):
孟国泰先生是个了不起的教育家,他提出并实施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很接地气,包括了五个板块:从个体出发的新文化;从个体出发的新课程;从个体出发的新课堂;从个体出发的新管理;从个体出发的新质量。
2024年9月,于新北(右2)与孟国泰在遵义高铁站
科学家、全国高效课堂协作网理事长于新北(2024年):
今天三个班的学生,还有我们的老师,给我的是:震撼!震撼!震撼!孟国泰先生给我们呈现出了三节课,分别是历史、数学、英语,我收获的是什么呢?我终于找到了在基础教育领域真正能够使每一个孩子的每一次学习都能够落地、落实的结构和流程,这使我非常震撼,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当你一开始在原位、在座位上坐着,你不站起来的时候,孟教授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激励着我们逐渐逐渐地一个一个地站起来的?这就叫做逐渐逐渐地战胜自卑,建立自信,这是最伟大的事!我们一直在强调我们的学习应该是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我上下探索20年,但我始终感觉到只能对学习好的学生起到一些作用,可那只是锦上添花呀!但是对普通的学生应该怎么做?不知道呀!今天的三节课,我都看到了,同学们从坐在那儿不自信到逐渐逐渐地自信,只用了很短的时间。自信!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人有了自信,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学习成绩就只是一个副产品!

孟国泰简介
清华紫荆时代教育集团三新首席导师,陕西师范大学西部课堂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继教学院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研究院原院长、兼职教授,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实验学校总校长,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之“三标课堂”创始人、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奠基人、从个体出发新教育936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构者、中共中央机关报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封面人物。被誉为“教育创新英雄”“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当代新教育三大体系建构者之一”。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中国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育部课程中心网站》《中国文化报》《德育报》《新教育》等50余家新闻媒体均对孟国泰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做过系统报道。
整理:青力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