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望乡
程金焰(北京)
秋暮斜晖断酒肠,吟诗醉赋度重阳。捧看故国丹青册,泪眼婆娑总望乡。
七律 登高
程金焰(北京)
红叶黄花重九醉,登高眺远黯云飞。
雁奔苍莽空山去,身落飘零何日归。
望海亭轩吹短笛,垂星居窄伴斜晖。
携儿园圃曾因菊,玉色秋光倚竹扉。
程金焰(北京)
01
遍插茱萸驱祸灾,先请尊老上高台。
清秋菊酒敬三盏,笑语欢歌福自来。
02
头插茱萸笑醉痴,对歌把酒咏秋诗。
登高莫道山林瘦,重九竞开霜菊枝。
点绛唇-国泰民安,战友聚欢
黄汉民(湖北)
今又重阳,重逢战友欢歌唱。心花怒放。戍守边疆棒。
岁月如歌,万里江山旺。幸福往。中华民壮。傲世东方亮。
调笑令-诗意情境,格律智景
黄汉民(湖北)
诗律。诗律。古韵文词香溢。风花雪月吟奇。屈原李杜妙辞。情境。情境。浓缩精华智景。
调笑令-健康歌舞,胜过大补
黄汉民(湖北)
歌舞。歌舞。强身健康为主。气质高雅照人。心态好似美珍。滋补。滋补。胜过中西药户。
调笑令-书画同源,挥毫心连
黄汉民(湖北)
书法。书法。用运文房四合。挥毫泼墨功夫。宣纸游龙跃余。佳画。佳画。山川奇文风雅。
调笑令-吹拉弹琴,小酌怡情
黄汉民(湖北)
琴酒。琴酒。吹拉金樽爽口。陶冶情操适宜。闲情雅致及时。裨益。裨益。颐养天年延吉。
外吟诗三首
黄汉民(湖北)
(一)
世事无常乱象生,中东激战又纷争。
美增以色烈兵器,华夏安宁倍惜卿。
(二)
靓女悬桥容悦照,坡斯秀色其妖妙。
千姿百态绽妍花,游客驻心皆赏笑。
(三)
摄奇天下笑春风,照片美图宜网红。
欣赏大师佳作好,艺坛享受在心中。
七律 远足闲兴
孙斌(湖北荆州)
远足心闲山野行,不教意绪苦蝇营。
松泉荡尽红尘虑,柳色风流春梦生。
度石共嗟怀古道,临云自觉忘身名。
兴长落帽向天笑,把酒花间叹月明。
七绝二首
孙斌(湖北荆州)
蜀道吟
车声呼啸大山前,蜀道艰难成古篇。
晓吃荆州早堂面,午餐重庆辣麻筵。
山中吟
市井凡夫今得闲,云烟霞里问桃源。
山中未与神仙醉,只慕渔樵松下樽。
七绝*桂花迟开
金桓敬(湖北随州)
闲心无奈染尘埃,为待佳音久发呆
蓦地何来香扑鼻,邻居小院桂花开。
渔歌子•吟寒露
王明松(湖北)
深秋时节雾自夸,露珠能知有寒沙。鸿南翥,菊黄华。秋色宜人荡诗槎。
忆江南·赞天河机场
唐生趣经
经三镇,隔夜赶星程。免费安眠消困顿,专车迎送见真情。香梦到天明。
七绝·补鞋人
墨脉
晨昏守候在墙隅,风雨欺凌城管驱。
人盼履鞋高质量,他期常破口能糊。
诗迷
冯明胜(武汉黄陂)
自恋诗词偶结缘,痴言醉语亦疯癫。
朝吟北魏千家卷,夜话东吴万里船。
笑傲当歌迷老眼,逍遥对酒媚余年。
鱼花虫鸟霜风月,雨雪星云尽入篇。
偶感(通韵)
彭捷
青春夕照刹那间,不负韶华莫等闲。
多读诗书增浩气,少思杂事醉中眠。
无题
陈冠英(河南)
信步闲庭四海游。展眉舒意寄情愁。
三山寻道仙风问,孤寺参禅释愿求。
善恶轮回心迹鉴,阴阳生死奈河囚。
灵台怡性声声慢,百味尘风楼外楼。
秋回故乡
窦建中
驱车走太行,一路沐霞光。
故里别离久,乡愁兴未央。
村中童伴少,院落客流长。
沃野金秋硕,丰收乐小康。
农家乐感吟
罗江(广东)
晴光翠色寻常日,暖气祥烟寂寞风。
身弱毛桃汤内置,鸡鱼尽享住家功。
甲辰重阳有咏
朱超范
毎逢重九兴无涯,又拟龙山宴孟嘉。
诗入风流人感物,酒浇磈儡客思家。
村头不减三春景,篱畔犹胜二月花。
笔健身安佳节在,登临更会惜年华。
一世风云道路长,横空雁字问衡阳。
任生白发秋容淡,分绝红尘晚节香。
宋玉吟情犹寂寞,陶潜归思更苍茫。
若能谅此拳拳意,且试登高共举觞。
为何九日总能晴,莫问断鸿寰宇鸣。
正想故人浑易感,忽生佳句尚多情。
江鲈碧水呼张翰,川橘青山贶李衡。
怀古抚今难尽意,黄花浊酒落霞明。
依旧吟行笔不停,渔潭高会莫忘形。
秋容老去心偏冷,诗意悠生眼便青。
吴越寻常应有赋,东南胜概岂无灵。
西风落寂悬乡梦,难怪三闾祇独醒。
一跻高尚试崚嶒,莫说吟怀冷似冰。
习气消除同野老,尘缘摆脱寄禅僧。
题诗已有李太白,入画正须王右丞。
千古风流难以歇,抟飞谁借九霄鹏。
七律·爸爸的皮鞋
墨脉
皮儿厚实底儿坚,于我眼中如小船。
阿爸相随千里走,姆妈擦拭满眸娟。
殷殷清梦载多少,脉脉欢情无几年。
巨浪忽来人别去,从今再看泪涟涟。
女儿婚礼日老妻忘了洗脸
王兴伦
赶在晨先里外忙,叮咛小女慢梳妆。
勾肩老戚与新戚,露脸前堂又后堂。
额上数枚猴痣黑,腮边几处雀斑黄。
礼成对镜忽惊叫,悔未涂层美白霜。
丰年晒秋
冀林(杭州)
黄莺妙啭诵霜收,冷隽邀谁沃野游。
耄老寻香离瘠苦,娇童逐彩向祯休。
他来阔涧岚烟竭,我去层霄日景留。
热烈荣光登稔映,飘翩白雁献金秋。
寒露
王楚雄
篱畔菊花芳,苍穹雁阵翔。
骚朋拼酒乐,笔友斗诗狂。
菜圃飞蝴蝶,筠园舞凤凰。
风吹珠露冷,对镜换时装。
步韵曾君(泽楠)《清江画廊怡情》
鲁邦国(湖北)
船行碧水好风光,两岸峰峦廊画长。
倒影峽中鱼自在,横空云里雁翱翔。
仙阁天柱藏神话,武落钟离赋雅章。
一日畅游留念想,无穷回味百花香。
*
恭录 曾君原玉:
清江潋滟映天光,百里画廊诗意长。
翠岭连绵云影绕,碧波荡漾鹭鸥翔。
峰如笔立书奇景,水似绫罗舞锦章。
一叶扁舟游画里,怡情此处韵飘香。
忆江南•甲辰晚秋(格一)
胡世谋(古月)
今秋桂,九月始来香。
叶落露稀勤占道,
菊开天旱懒梳妆。
花少蜜蜂茫。
《天下无双》10月擂台
跟帖
茅屋依然,一根瘦骨撑千载;【楚江残雪】
石桥老矣,半壁荒亭歇万人。【吴郁元】
浣溪沙.航天英雄赞
王军(北京)
烈日风吹铁体昂,雷声电闪骨筋強。苍穹万里瞬巡忙。站外飘飞排障碍,收留奇料带回舱。航天勇士续篇章。
浣溪沙.福迠舰首航吟
王军(北京)
磨砺无敌利剑寒,试航浩瀚浪波巅。无人贵客驻前沿。隐蔽歼机伏甲板,雄兵忠勇舰旗丹。巡逻远海守疆安。
〔临江仙〕.秋思
胡基祥(武汉)
岁月无情须发白,登高极目云飞。雁群去后亦知回。酬宾荷满载,享誉戴红归。
赏尽秋花人不老,笑谈日夕朝辉。春江水满鳜鱼肥。晚霞今又是,自信亮常随。
谢贤婿送制氧机
王淑琴(广东)
沉疴百转气回衰,贤婿临寒送炭来。
氧似春风舒体健,轻吹暖煦解愁哀。
感谢乖孙巧手剪制小灯罩
王淑琴
玲灯病榻放红光,孙虑明辉扰眼煌。
巧手奇思裁覆罩,寸心厚德泽怀香。

今古传奇武汉书画院 何其勇
崔大年:
《对联 故事》
(278)
常江先生的对联欣赏
(十六)
其二十八
挽吴小如前辈
论学术则我先师 论世家则
我先辈 卅载交为雕龙
愧未尽恭 更未尽孝
忆扬清知公严谨 忆激浊知
公严凌 一朝坦然驾鹤
怆捐于剧 也捐于联
此联讲吴、常二位交往,字面平实,无需多作解释,这里把常先生撰联以后的一段文字转录于此,可对挽联理解的更透彻。此文曰:“从长辈那里算起,吴先生与我父同辈。上世纪20年代,我曾祖父成多禄为中东铁路董事,小如先生的父亲吴玉如先生为监事会秘书,当时二人相差36岁,早有交往。1927年,多禄公在北京与溥心畲、张大千、齐白石、陈半丁、俞陛云、陈宝琛、于非闇、周肇祥、溥雪斋、傅增湘、徐鼎霖诸公组成12人的 “转转会” 每周一聚,轮流坐东,是当时很有影响的艺术沙龙。这俞陛云便是俞平伯先生之父,而小如先生又是平伯老的入室弟子。从1982年起,小如先生多次担任全国性征联评委会主任。1984年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后担任历届顾问。实际上我结识先生还更早:1963年,我在北京地质学院就读,当文学社副社长,有一次文学活动是请吴小如先先讲座,内容是如何欣赏古代诗歌。1984年有缘再见到先生,说起这件事,先生还记得,只是不记得当时都讲了些什么。先生常在评联休息或午餐时,抨击文化学术界的不正之风,故有 ‘激浊’ 语。” 挽联往往倾注作者的真挚情感,气韵浑成,可谓联中之“文”。清•吴熙曰:‘’平生唯作挽词多‘’ 之概叹。清•闾巷曰:“曾国藩包作挽联‘’ 之语,对常江先生而言所作挽联之多,亦颇多佳制。
(作者简介见辑一)
欣赏了常江先生的对联后,接着欣赏《中华楹联报》对联擂台:第190期 “盛丰杯” 由吴荣照先生出句并主评,荣获冠、亚、季军的对句。
吴荣照先生出句
一篱一舍 一案灯花
花落偏宜千绪定
其一
冠军福建李可盛
几缺几圆 几回眉月
月明亦可滿心明
其二
亚军广东刘革新
几菊几梅 几竿竹影
影单不恋百年荣
其三
季军河北侯秀欣
三世三生 三餐野味
味同更教两情深
崔大年辑
《对联 故事》
(279)
常江先生的对联欣赏
(十七)
其二十九
贺中国楹联学会成立
赤子心 青春志 白发情
黄金语 愿同五湖四海
万户千家共兴联业
对偶句 并蒂莲 鸳鸯墨
连理枝 堪与汉赋唐诗
宋词元曲并立文
写楹联和搞建筑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要有没计,要有蓝图。常江先生是巧于设计楹联的人。此联,上联写人,用心、志、情、语表明态度;下联写对,用对偶、并蒂、鸳鸯、连理赞美楹联。多方位、多层次、多元素的表述、对比、描绘、渲染,极为恰当地表现了中国楹联学会成立的主题,使整个贺联词清句丽,典雅大气,情文并茂,形象鲜明,耐读耐赏,特别引人注目。
其三十
题凤林寺联
攀鸡笼一顶红云 千寻法
界 直上天台脱旧骨
餐凤寺百竿竹露 十顷蒲
风 重回尘世做新人
凤林寺在安徽和县,寺傍鸡笼山。此联不从寺庙写起,而是 “罗列他山助我山” ,随后乘红云直上,脱尽凡态俗骨。下联回到凤林寺,承接上联写 “脱旧骨" 之后的事,餐竹露、蒲风重新做人。上下联势如流水,不可断绝。
(作者简介见辑一)
欣赏了常江先生的对联后,接着欣赏《中华楹联报》对联擂台:第194期 “三味奇杯” 由李进才先生出句并主评,冠军空缺,荣获亚、季军及八比优秀对句。
李进才先生出句
大学之道 在明德 在
亲民 在终于至善
亚军对句
北京周道云
亚圣者言 不淫贵 不
移贱 不屈致奸威
季军对句
河北刘玉卿
论语之言 曰守礼 曰
启智 曰诚以践仁
优秀对句八比
其一
甘肃刘志刚
圣者所为 乃格物 乃
穷理 乃笃从真知
其二
江苏张修顺
君子之行 须格物 须
克己 须矢志中和
其三
江西郭一明
长治之方 当兴利 当
除害 当归与仁心
崔大年辑
2024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