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子飘香时节
晨日照山林,
中秋景一新。
桂花香满地,
无酒醉杀人。
十月一日,女儿从成都回来了。
晚上,一家三囗去学校食堂吃饭。走到水祥桥,忽然传来了丝丝绵长的幽香。我们知道,这是桂花开了。三个人都很高兴。
桂花同别的花都不同。它并不以艳丽的颜色取悦于世人,小小的、粟米大小的花朵掩映在翠翠的绿叶之中,只有走近细看,才能发现它的存在。但它的香却特别有穿透力。花开时节,整个院落都包裹在桂花香里,丝丝缕缕,透过人的嗅觉,直沁心肺。你不知道这香气从何而来,直到你发现站在那里的桂花树,定晴一看,细细的桂花在朝着你笑呢。
在古人眼里,桂花别有品味,它是“花中一流"、"冠盖中秋”(李清照),"香韵两绝"(谢懋),"不慕春华"、"超凡脱俗"(陈亮)。古人说的不错,桂子树四季碧绿,在春花争奇斗艳之时,它不声不响,不争不抢,把全部的精魄寄托在那小小的,未曾开放的花心里,可谓"暗香"。在那西风已起,人间花少,菊小芙蓉老的寂寥秋日里,桂花开了,花蕊奌奌,香清且远,无风亦来。那岂只是花而已?那是它积累了一年的"果实"!一年的酝酿,就只为了这一时的开放!人们收集了桂花,用来制蜜,用来制酒,用来泡茶,同样香气氤氲,幽幽袅袅,不失本色。世间百花,谁能及之?
正因中秋节气,桂花开时,仿佛香自天来,所以宋杨万里说它"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的确,在民间传说里,桂花是同月亮联系在一起的。据说,月宫里有一棵桂花树,中秋月圆之日,广寒寂寞,嫦娥手攀桂枝回望故乡。一不小心,桂枝断了,落在人间,便成了这人间的桂树,中秋开时,便有了这人间的"天香"。
这当然是传说。但桂花开放在中秋之时,却是事实。中秋月圆,家人团聚在这桂花香里,食饼望月,其乐融融。而那些离乡的游子,望月闻香,夜凉如洗,便起乡思,王建说得好: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我出身于北方,我的故乡并没有桂花。但我从小对桂花就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看过一部叫"乡情”的电影。乡下有一位叫作田秋月,后来被买给了一个国民党团长当了姨太太的可怜人,曾经帮过被抢买来给团长作姨太太的姑娘廖一萍和木匠匡华逃走,又曾从枪口下救了一个游击队男婴。后来她被遗弃,带着孩子回故乡,又在途中收养了一个女儿。她给孩子们分别取名田桂和田翠翠,在门前种下了一颗桂花树。多年之后,桂花树长大了,孩子们也长大了。二人青梅竹马,要结婚了。去领结婚证时,却出了变故。
原来田桂是匡华和廖一萍的儿子。他们逃出后参加了游击队,由于敌人围困,只好将孩子交给地下交通员。交通员夫妇被抓牺牲,孩子却被田秋月救下。革命胜利了,匡华已是人民解放军某警备区的副政委,廖一萍也是市委的高官要员,他们从被俘的国民党团长那里知道了孩子的下落,正在通过民政系统寻找田桂,这下终于知道了孩子的下落。田桂不愿意离开田秋月和翠翠,田秋月为了田桂的前程,推迟了他的婚期,忍痛让田桂去城里。田桂依依不舍告别了养母和妹妹,和翠翠约定五一时回乡成婚。
田桂进城了,和生母廖一萍团聚,并被改名为匡少华。廖下定决心为儿子打造一条具有远大前途的光明之路。她将田桂送进干部子弟学校学习,又让田桂尽快去掉乡村的土气,变成洋气的城市人。但从小就生活在农村的田桂,对此很不习惯,不时会想起乡下善良的养母和情同手足的妹妹翠翠,想起家乡的河流,河畔的老牛,想起母亲栽下的桂花树和空气中飘散着的桂花香气……
廖一萍发现儿子对养母感情颇深,便试图割断他与养母和乡下的联系。她千方百计要儿子退掉与翠翠的婚约,并阻止儿子回乡去。田桂忘不了自己的故乡和亲人,虽“五一”没能回家,但他还是向爱上他的同班同学、市委领导的女儿莉莉说明了情况,并且在生父匡华的支持下,暑期回乡和翠翠结婚,并接田秋月进城。
田秋月见到了儿子带回来的与生身父母的合影,认出廖一萍和匡华就是她曾救过的人,她没有声张。田桂和翠翠领了结婚证。却接到了廖一萍不要接田秋月回城的来信,痛苦万分。翠翠知道后,坚决不随田桂进城。田桂也决心留在乡下与养母同甘共苦。
匡华得知妻子的错误做法后,决定自己亲自去接田秋月一家。田秋月为了成全孩子,谢绝了匡华,决定亲自送田桂夫妻进城。见面后她一眼认出了匡华夫妻二人,尽管廖一萍貌似热情,实则将田秋月拒之千里之外,但田秋月没有声张,第二天悄悄地踏上了回乡之路。
匡华看到妻子弹嫌田秋月当过姨太太,非常生气。晚上他指责妻子忘本,提起了当年廖一萍差一奌当了国民党军团长的姨太太,被田阿月大姐帮助脱身的往事。正说之间,匡华猛的意识到田秋月和当年田阿月很像,应该是同一个人,他明白了,廖一萍逃跑后,被地主逼着顶替给国民党军团长当姨太太的就是田阿月。这一意外发现让廖一萍惊讶万分。天亮了他们去找田秋月,却只看到了当年廖一萍逃走时送给阿月姐的梳子……
田桂和翠翠追到了火车站,望着渐渐远去的列车,饱含深情地呼唤着妈妈。他们的心随着妈妈飞回了故乡,仿佛又看见了那小河、牛群,看见了妈妈亲手栽的桂花树。在家乡温柔的清风里,桂花的香气正随风飘散,沁人肺腑,令人陶醉。可谓:
何人枝上裁绿云,
黄粟花开沁肺心。
不必人夸好颜色,
清香恰似满园春!
当年,看到这部电影时,我还是个孩子。然而也被田秋月这一家人的纯朴、善良和情义感动了,田家门前那婆娑的桂花树也深深在我心中扎下了根。中秋月圆,桂花盛开,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啊。我想,桂花,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花啊。
九八年后,我带着养蕊和孩子来到了江南,终于见到了浓荫碧绿的桂花树,特别是风和苑九号楼三单元的草坪中,对着楼口,恰好有一棵桂树,这些年陪着孩子一起长大。每年中秋,桂花盛开,我们一家人都会在桂花香中度过,桂花酒一杯,未饮先醉。
孩子长大了,远离了我们,外出求学,工作。现在资讯发达,彼此联系起来很方便,平时不觉分离。但每逢节日,还是不自觉想起,有分隔东西之感,特别是中秋,桂花飘香时,更是这样。
今年中秋,迟迟不见桂花开放,我还在感叹。桂花晚开,不知道在等待着什么?
国庆节到了,桂花终于开了,院子里一片幽香。想不到孩子也回来了,在这桂花飘香的季节。
我明白了,桂花晚开,为的就是家人团聚的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