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赛场上的不老女神
秦淮诗
正在进行的2024中国大满贯乒乓球赛场上,活跃着一位奶奶级别的运动员。她总是笑容可掬,待人亲切随和,就连比赛过程中,亦象个初出茅庐的新手,打了个好球,欢喜地眉飞色舞;打丢了个好球,惋惜地连跳带蹦。除了球技的娴熟老辣,给人都是一副慈祥柔和的神情。但比赛起来,从球拍的生胶,到发球的变化,再到球路的诡异,足以让现今的二流球手难以适应。比赛的第一、二轮,基本上过关,偶尔也能取得较好的名次。她就是卢森堡籍华裔运动员倪夏莲。
倪夏莲是上海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入选中国国家队。1983年参加第37届世乒赛,取得女子团体冠军、混双比赛冠军与女子双打季军。1985年在第38届世乒赛中,倪夏莲取得女双亚军,混双第三名。随后在强手如林的国家队中,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便急流勇退。1991年定居卢森堡,成为卢森堡国家队的绝对主力,参加乒乓球国际赛事。1996年,倪夏莲取得欧洲十二强冠军,之后连续两届蝉联;1998年获得欧洲锦标赛女单冠军。2000年,倪夏莲首次参加奥运会,便打入女单前16名。2002年,雄风犹在的她依然夺得欧洲乒乓球女子冠军与欧洲乒乓球双打冠军。确实为卢森堡这个小国家争了光,添了彩。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倪夏莲重披战袍,再次出山,演绎乒乓球赛场上的不老神话。
本次正赛的第二轮,61岁的倪夏莲,遇到的对手是号称日本“乒坛女神”的伊藤美诚,她只有23岁,已成为超一流选手。两人此前三次交手,伊藤美诚占据全胜优势。此次大神小神再次对阵,胜负并无悬念。观众饶有兴趣地是,大神会给小神制造多少麻烦和花絮。伊藤美诚在女子运动员中,显得矮小壮实,却活力四射,一张饱满的脸庞上,凸出来的大额头,白白净净地晃人眼球。比赛开始,两个爱说爱笑的女子,知根知底,不敢大意,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大神的发球,二流选手接不好,既使接到了,回球质量不高,也被一板打死,是大神得分的手段之一。而小神接她的发球,手法与众不同,任你上旋,下旋,还是侧旋;或抽,或削,或拧,皆可反击,一下子变防为攻。大神打得直摇头:“咦,这些招数怎么对她不灵呢?”简直不可思议;相持球,大神古怪、刁钻、起板快。台面控制的随心所欲。可小神比她更快,打得她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很快以0:3输掉比赛。赛后,大神直言遇到了“克星”。输得心服口服,感叹后生可畏,自己廉颇老矣。
其实,运动员衰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仅从容貌上看得出来,从四肢的力量和速度上也体现出来。这就是竞技体育的残酷所在。有的运动员之所以不感觉老,那是因为一直在训练和比赛,加上自律。这样的选手少之又少,前有瑞典的瓦尔德内尔,40多岁还南征北战,用炉火纯青的球技,逼刘国梁提前退役;今有倪夏莲,让多少二流选手羞愧汗颜。
本次大满贯比赛,我国的一线队员大多数领衔征战,二线的队员以外卡的名义尽遣上场,值得称道。一、二线队员亮相后,稚嫩的脸上,洋溢着青春光华,观众顿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再看年轻人的表演,生龙活虎,反应奇快,体态敏捷。我国有一、二、三线的梯队,将冒尖的选手向上递增,讲究以老带新,确保长盛不衰。但有一个情况往往被忽略:乒乓球是国球,国家重视,人才基础厚。当打之年的老队员,在占据统治地位的态势下,年轻人的脱颖而出,实在是谈何容易!近年来,日韩等国20左右的选手强势崛起,群狼似虎,危机四伏,咱们的一线队员已有些力不从心。法国巴黎奥运会上的一幕,若不是樊振东技高一筹,心理素质过硬,夺冠和丢冠仅在毫厘之间。马龙,樊振东等老队员萌生退意,逼着我们加速培训二线队员。本次大满贯赛,一下子冲上来几位好苗子,例如林诗栋,向鹏,范思琪等,击败了莫雷加德等世界名将。其实,我们的年轻运动员,是在世界冠军队伍中学习和成长,他们除了缺乏大赛经验,技战术上,不惧怕任何人的挑战。
网络上有个不老女神倪夏莲的小视频。她曾在一个民间的乒乓球馆匿名玩,对一个自以为是的男孩说,让你8个球。面对奶奶级别的挑战,那男孩激发了斗志,连得两分,变成了0:10。只见倪夏莲不慌不忙,来个绝地反击,任那男孩怎么抽杀,也甭想再赢一分。终于认识到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海水不可斗量”。女神在二流选手中,仍然是蛟龙戏水,游刃有余。我的看法是:热爱乒乓球运动,拼搏精神固然可佳,但毕竟到花甲之年,不宜在国际赛场上游戏人生。居住卢森堡30多年了,可谓军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又没有培训出接班人。想一想,是否有点自私,“武大郎开店,不能比我高”。是否忘记了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初心。打不赢一线的孙女辈,是板上钉钉子的事。不如静下心来,做做乒乓球的普及推广工作,多多培养小字辈。学习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才是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乒乓球老前辈,一边不放弃热爱的乒乓球运动,一边培育乒乓球好苗子,才是应该做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