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河泉访友
王延庆
十月三日,国庆节假期的第三天,应朋友邀请,我和志刚书记、增良院长还有一位司机(书记夫人),去位于彩石街道办事处玉河泉村的朋友家做客。
由于是第一次去,道路不熟悉,我们一行四人按照朋友发的定位驱车前往。
国庆节的前一天下了一场大雨,以为这个假期天会不怎么好,没想到到了十月一日天气格外的好,一场大雨不但驱赶了秋老虎的淫威,也把天空洗成了碧蓝,我还在十月二日值班的时候专门拍了一组图片发到朋友圈,取名就叫“这天蓝得都爆表了”。今天的天气依然是那么好,给我们的访友之旅增加了不少的喜悦心情。
我们沿风鸣路一路向南,由旅游路拐上港西路,到达彩石街道办事处,然后沿彩西路一直前行,沿途风景的美丽自不必细说,但是有一处不得不说,那就是风景如画的狼猫山水库,群山环抱中的一湾碧水,宛如镶嵌在大山深处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她的面积不是太大,但也正是她,造福养育了一方百姓。我们从她身边匆匆走过,只是用手机留下了她的倩影。
狼猫山水库美景

过了狼猫山水库,沿着彩西路继续向前,路的右侧正在进行管线施工,所以行进有所缓慢。大约又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玉河泉村。
由于是国庆假期的缘故,前来观赏的游客络绎不绝,便民服务中心的停车场内早已没了车位,我们只好找了一户农家院门口把车停下,并留下了联系方式,以便挪车。
下了车,一条不太宽的彩色柏油路蜿蜒着伸向村里,再往前,柏油路变成了整齐划一的青石板路,这条石板路与我见过的别的石板路截然不同,这是统一加工、大小一致、排列整齐的新铺就的。向村里人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几年前历城区政府打造美丽乡村工程时投资修筑的,还有河边的石头栏杆。虽然是第一次来,由于有卫星导航,所以毫不费劲就找到了朋友的家。
朋友的家位于村子的边上,依山而建,是一栋二层小楼,正在进行翻修,门楼不大却很精致,门匾刻有“和悦共融” 四个行草大字,我感觉字很熟悉,仔细一看落款,原来是我中学同学、市中区书协主席马延明兄的墨宝。进门寒喧落座,茶罢搁盏,几句话自然就把话题拉到了村里的旅游上,朋友不无自豪地向我们讲起他们村的历史及近几年的变化:玉河泉村隶属于历城区彩石街道办事处,是一个只有二百余人的小山村,因为村里有八处泉子,有几处还是济南七十二名泉,比如玉河泉、响呼噜泉等。 我们村以泉命名叫玉河泉村。过去是典型的鸟不拉屎的穷乡僻壤,这几年在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上级领导的帮助支持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小山村变成了旅游胜地、网红打卡地。朋友说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学离开了村子,如今临近退休年龄,就把家里的老房子翻建了一下,准备退休后回来颐养天年。他说现在村里已经成为了山东省级文明示范村、省级景区化村、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等等,我带你们出去转转看看吧。此话正中下怀。
在朋友的带领下,我们沿着村内石板路向景区走去。村民们在自己的家门口摆摊售卖当地的农副产品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有许多游客禁不住美食的诱惑,纷纷驻足,购买自己心仪的农产品。还有不少村民利用自家的院落搞起了农家乐或民宿,既方便了进村游玩的顾客的饮食及住宿,又增加了经济收入,这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给广大农村的利好。
我们首先到达的是龙泉和玉河泉景点,龙泉是由一堵高高的石墙下面流出,由于出水口处有一精美的龙头石雕,水由龙口中喷涌而出,故称龙泉。泉眼上方有一石碑上书“龙泉”二字。而玉河泉则是一口石砌的方井,井壁上有“玉河泉”三个大字。两泉相距有十米左右,泉边有通石碑上刻有毕百源先生撰文的龙泉赞美诗:“清涟甘美味非常,此清嘉泉文脉长。春不盈兮秋不涸,龙泉美名天下扬”。
继续前行,来到了一户人家门前,门前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农产品,有山地瓜、芸豆、栗子等等。最引起我注意的是门前一棵近一搂粗的核桃树,高度得有十米以上,时值深秋,依然枝繁叶茂,只不过树叶有些微微泛黄,自然也没有了核桃的影子。我问站在门口的主人,这树有多少年了?回答说五六十年了。我问今年收成如何?他黢黑的脸上充满得意的神情说今年收成好,这棵树结了有两百多斤净果呢。我说这树岂不成了摇钱树了。我真心地祝福他们。
朋友领我们从这家门口往里走,来到一处小巷深处的一户门前,这户人家并不出众,可大门的门脸去令我们兴奋异常,这是一座精美的石刻门脸,两侧石柱上分别刻有“耕读”、“门第”字样,内侧门框上则是刻有“礼门君子田”和“福地善人耕”字样,门楣上也有精美的石刻,因为我不太懂,搞不清那些图案的真正含义。正对大门的西墙上还有一个大型的石雕影壁芯,按说这个应该是镶嵌在大门内影壁上的,怎么会到了门外呢?朋友告诉我们,这是清朝时期的一户韩姓秀才家,也是当时全村唯一的一家二层楼。他们家世代有读书人,也影响着其他姓氏的村民,形成了耕读诗书的村风。前些年有人曾高价收购这些石刻,主人没卖,翻修房子的时候就把它们垒在了墙上保护了起来,至今他们的后人一直还住在这里。只可惜大门紧锁,并没有看到这家有人出入,否则定会了解得更仔细一些。
离开这户人家,继续往前走,拐弯处迎面看见一座陡峭的山头,那山石如刀削斧劈似的,上面竟然没有一棵树木。山顶上和山脚下郁郁葱葱。再往前走,河对岸突然出现了一段石墙,约三、四米长,两、三米高,如同一段城墙矗立在面前,我们还以为是古城墙的遗址呢,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座砌在门外的影壁墙。和这石墙对着的是一处罕见的土坯房,墙体已经裂开了一个一拳左右的缝隙,整个房子看上去摇摇欲坠,十分危险。在这个古老的小山村,竟然没有看到一处石砌房屋,却有这么一处古老的建筑,估计得有几百年了吧。我估计只有它才是这个山村最古老的见证者了吧。这座老房子和那段石墙出现在同一个位置,倒也相映成趣,让人仿佛看到了曾经的那个时光。
往前不远便是最近响誉济南乃至全省的网红打卡地——响呼噜泉。隔老远就能看到石壁上有四个红漆石刻大字“响呼噜泉”。此泉为历史名泉,在丰水期,此泉水量丰沛,泉水涌出有“呼噜、呼噜”的响声,故名“呼噜泉”。据记载,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曾来此泉赏泉品水,并把此泉记录为济南名泉。有诗为证:“北魏郦道元,观水到此泉,耳听呼噜声,品尝水甘甜,目睹情与状,出自大自然,历史有记载,名曰呼噜泉”。近一假时间雨水稀少,已不见了当时的胜况,着实有点可惜。
另据记载,玉河泉村共有八处泉水景观,它们从不同的位置汇流成河,流经村内,流向村外,汇入狼猫山水库,然后流入历城的母亲河——巨野河,因此,此处又称是巨野河的源头。
时间过得真快,已接近中午十二点了,朋友指着前面的路说,再往前就进山谷了,那里才好看呢,不过没时间了,改日再看吧。我们只好作罢。
返回的途中,我们又看到了东老泉等景观。当然,我也没忘了带上点土特产,买了几斤当地产的小米,也算是对兴村振兴做点贡献吧。
朋友的盛情自然也是免不了的,我们在农家乐里品尝了特色炖鸡和肘子骨,还有自家种的各色青菜。
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们欣赏了风景如画的山村美景,又品尝了地道的山野风味,真正体验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给广大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衷心祝愿东河泉人民、彩石人民、历城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进,生活更加美好。
回程的路上,意犹未尽,口占两阙,以纪之:
其一
天清气朗秋光妖,枫红菊黄桂香飘。
满目青山遮不住,秋日亦可胜春朝!
其二
秋日访友玉河泉,曲径通幽傍青山。
耕读门第传佳话,和悦共融福无边!
延明兄题写的门匾“和悦共融”

龙泉

玉河泉

龙泉赞美诗

村民的农副产品

村民的“摇钱树”核桃树

韩秀才家大门

韩秀才家石雕影壁

玉河泉村的山

石砌影壁

老屋和小路

石板路

老屋

响呼噜泉

东老泉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