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柿树(散文)
郭亚东
在故乡的村口,几棵柿树傲然挺立,好像在向远方归来的游子招手示意。它们高大而粗壮,枝干盘曲错节,那灰褐色的树皮,粗糙且厚实,上面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纹路,似是在诉说着悠悠岁月里历经的风雨沧桑。
春天,柿树抽出嫩绿的新芽,那小小的嫩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在诉说着生命的奇迹,树叶沙沙作响,如同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章。而此时,故乡的老人们也会慢悠悠地走到柿树下,眯着眼睛,感受着春风的轻抚,脸上露出平和的笑容。他们看着这新生的绿意,就像看着新的希望在这片土地上萌发。
随着季节的更替,夏天悄然来临。柿树变得郁郁葱葱,宛如一把把巨大的绿伞,为人们遮挡炽热的阳光。那茂密的树叶,一片片如手掌般大小,颜色翠绿欲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树叶层层叠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浓密的绿荫。在树下孩子们则在一旁嬉戏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柿树的浓荫下,成了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秋天,是柿树最美的季节。当秋风轻轻吹过,树叶渐渐变黄,如同一片片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而此时,柿子也成熟了,红彤彤的果实挂满了枝头,宛如一盏盏小灯笼,照亮了整个村庄。那熟透了的柿子,饱满而圆润,果皮光滑细腻,泛着诱人的光泽。有的柿子微微透着橙红,带着一丝羞涩;有的则红得鲜艳夺目,如同燃烧的火焰。柿子的形状各异,有的圆圆的,像个小皮球;有的则略呈扁圆形,像个小盘子。它们紧紧地挨在一起,互相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远远望去,柿树像是被大自然用神奇的画笔精心描绘过一般。湛蓝的天空下,柿树那红彤彤的果实与金黄的树叶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阳光洒在柿子上,如同给它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显得更加光彩照人。田间的稻谷也已成熟,一片金黄,与柿树的红相互映衬,大地也在为这丰收的季节而欢呼雀跃。
轻轻摘下一个熟透的柿子,握在手中,小心地剥开柿子的皮,那橙红色的果肉便呈现在眼前,咬上一口,甜蜜的滋味瞬间在口中弥漫开来,那是一种醇厚的甜,不腻人,却带着大自然最纯粹的味道。柿子的汁水很是丰富,顺着嘴角流淌下来,让人回味无穷。这甜蜜的味道,似故乡秋天的味道,带着丰收的喜悦,带着岁月的沉淀。
孩子们眼巴巴地望着树上的柿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那甜蜜的滋味。大人们则拿着长长的竹竿,小心翼翼地将柿子摘下来,放进篮子里。回到家后,把柿子放在窗台上晾晒,让阳光将它们的甜蜜慢慢沉淀。故乡的老人们看着这丰收的景象,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们会回忆起年轻时在这片土地上的辛勤劳作,感慨着岁月的流逝。他们会拿起一个熟透的柿子,轻轻地咬上一口,那甜蜜的滋味仿佛让他们回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记得小时候,我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跑到柿树下,仰望着那满树的柿子,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有时候,我们会偷偷地爬上树去,摘下几个还未完全熟透的柿子,咬上一口,那酸涩的味道顿时让我们皱起了眉头。但是,我们依然乐此不疲,因为在我们的心中,那是一种别样的冒险和乐趣。而当柿子完全成熟后,大人们会把它们分给左邻右舍,让大家一起分享这份丰收的喜悦。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几个甜甜的柿子,就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满足和幸福。
冬天,柿树的叶子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它们在寒风中傲然挺立,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那枝干犹如钢铁般坚硬,扭曲伸展着,向天空展示着它的坚韧与不屈。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给柿树披上了一层银装。在白雪的映衬下,柿树显得更加古朴而庄重。此时的柿树,虽然没有了春夏秋三季的繁华与热闹,但却有着一种别样的宁静与美丽。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似在回忆着过去的岁月,又仿佛在期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故乡的柿树,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见证了故乡的变迁,承载着人们的回忆和思念。每当我想起故乡,那几棵柿树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乡情和温暖。而故乡的老人们,他们就像是柿树的一部分,与柿树一起,守望着这片土地,守望着我们的家园。
如今,我离开故乡已经多年,但那几棵柿树和故乡的老人们始终在我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们就像一位位忠实的朋友,陪伴着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那份对故乡柿树和老人们的眷恋之情永远都不会改变。
在这个喧嚣的社会里,故乡的柿树犹如一方宁静的净土,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慰藉。它让我懂得了珍惜和感恩,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故乡的老人们,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坚守和奉献。我相信,无论时光如何飞逝,故乡的柿树都会永远屹立在那里,守护着那片土地,守护着我们的家园;故乡的老人们也会用他们的爱和温暖,继续守望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作者简介:郭亚东,笔名墨染流云,江苏东台人,男,大学文化。镇江市京口区作协理事,镇江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纸刊和著名网络公众号。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诉说心中的喜怒哀乐,使之成为人生永恒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