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钟说说吉林市古城门
国庆节之日我参加了在吉林市人民广场里举办的吉林市首届社区团体舞创意大赛活动后,我与朋友先后又游览了人民广场修建的德胜门和大东门广场上修健的朝阳门。为此今日我来简介一下吉林市过去修过的城门,从记载中曾有16个城门,也有说13个或10个9个还有说有8个城门等,今天我就先介绍一下说的那9个城门。
吉林市古城门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西汉初期,经历了多次修建和改建,最终形成了具有九个城门的坚固城墙。吉林市的古城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初期,当时在辽东地区设立了真番郡、乐浪郡、玄菟郡与临屯郡等辽东四郡,其疆域范围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吉林地区的古城经历了多次修建和改建。在清朝同治年间,为了驻军开设了一座城门,即德胜门,位于吉林城西墙偏北的位置。此外,吉林城的城墙在历史上也进行了多次重大的修建和改建工作。例如,在嘉庆十八年,由于江堤被大水冲塌,沿江新修了木栅栏;而在光绪九年,吉林将军希元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将部分城墙取直并改建为砖墙。这些修建工作不仅增强了城防,也使得吉林城更加壮观。最终,吉林城的城墙形成了九个城门,包括迎恩门、福绥门、德胜门、致和门、北极门、巴尔虎门、朝阳门、新开门和东莱门,这些城门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交通和防御作用。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和修建工作,吉林市的古城墙不仅成为了该地区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和防御需求。
再说说在记载中吉林市有10个城门,吉林市的老城门“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吉林市,有着4000多年历史,虽已旧貌换新,其文明印迹仍让这座古城熠熠生辉。吉林老城曾有十座大门,分别是迎恩门、福绥门、德胜门、致和门、北极门、巴尔虎门、北新开门、朝阳门、新开门、东莱门。从《吉林市街图》上看到十座大门的具体位置。第一个门是迎恩门,然后紧接下来就是福綏门,去往北山的必经之路,然后就是德胜门,现在的德胜门,然后就是致和门,致和门过去就是北极门,然后就是巴尔虎门,北极门最开始叫大北门,后来改成北极门,然后巴尔虎门最开始叫小北门,后来变成现在这个巴尔虎门,巴尔虎门下面就是北新开门,北新开门下面就是朝阳门,朝阳门下面就是新开门,现在公安局这个位置,再往下面就是东莱门,现在的天主教堂的位置。
现在吉林市为重建城门又说吉林市有八个城门,说明吉林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2200年的建城史,曾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长达278年。1671年,宁古塔副都统安珠瑚移驻吉林,依江建城,1673年建成。1866年,吉林将军富明阿修整吉林城。扩建后,城墙向北延伸了290多丈,周长1794 丈,城门增至八个,即德胜门、朝阳门、迎恩门、致和门、福绥门、东莱门、巴尔虎门、北极门。德胜门又名得胜门,位于今顺城街与德胜路交汇处,门外即清代的演武厅,有“得胜凯旋”之意。
今年,在市政协委员的倡议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专家学者反复研讨论证,确定了复建方案。复建过程中,我门秉承传统建筑复建宗旨,坚持“修旧如故”原则,力图展现历史城区的格局、古代城垣的轮廓,复现吉林古城门的规制和关东建筑的风貌。 现已修完德胜门和朝阳门二个城门,现临江门的迎恩门正在修建。让吉林市广大市民及各地游客朋友们跨越时空的再次重逢,欢迎各地朋友来吉一饱眼福,回顾吉林市古老城门面貌再一现。
下图是吉林市正在准备施工的迎恩门,修建在吉林市临江门广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