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章,也是今天要写文章的标题(借用) "我们如此深爱我们的儿女,他们爱我们吗?″网络这篇文章(是转载)时间是2024年08月18日 12:01 说来也巧,今天在一个视频中看到了文章的作者谈写文章经历和感悟。
文章作者:8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16年10月4号写了这篇文章。
文章写道: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父母爱孩子是本能,中国很多父母都是以儿女为中心活着,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这是中国父母的伟大,也是他们的悲哀,因为他们的牺牲和成全,往往换来的不是感恩和回报,而是嫌弃和不满。
文章围绕列举的两个事例进行展开。某著名大学任教的老友在电话中泣不成声,断断续续讲了很久才弄清事情的原委:他们夫妇俩乘高铁前往某大学中文系看望就读的女儿。他们打算给女儿一个意外的惊喜。没想到见面之后却碰了一鼻子灰。
女儿不仅没有一点开心,反而满肚子怨气,责怪父母为什么不经她同意就去南京,对她极不尊重。
还有38岁单亲妈妈带着女儿,后来女儿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从学霸考到国家最顶尖的名牌大学,毕业后嫁给了年纪轻轻的教授,去了美国,母亲去美国带孩子,遭遇女儿女婿的冷眼……仅作简要介绍(请详见原文)谈谈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其实不必诧异,说到底,还是认知问题。我在23-06-13 07:46 看啥都有问题,认知出了问题!文章是针对社会现象而写,但可以在探讨视频中所讲的问题时作参考。
认知高低,决定人的格局和思想高度。就文章子女如何对待父母……作者对一些表述和感悟,引来同年代的人的共鸣……(其实它已不仅仅是家庭的家务事儿,家事、国事、天下事……)
个人认为:其实作者以及更多的人们,不必为其烦恼与纠结。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存在的代差代沟问题。不仅仅只是独生子女与父母存在代差和代沟的问题。所谓代差代沟的形成,一般在20年左右,或多则三十年。
这里所说的代差,主要是指相邻代际的人群,在各自所处时代的物质条件及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和由以上差异所引起的,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代沟就是由这些差异引起的相邻代际的人,在待人处世,说话做事等方面存在着的,不同程度的对立和分歧。
简言之,代差主要是指差别差异,而代沟主要是指分歧甚至对立。人类社会越进步越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得越快,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就越大越快,代差,代沟也就形成得越大越快。
所处的时代不同,阅历不同,所处的工作环境不同,所接触的人群不同,等等等等。看问题的认知不同,纬度不同,其看法和观点不同。有的人看子女及年轻人,处处都是问题,总是看不惯觉得奇怪的某些现象……总是在问?这到底是人出了问题?教育出了问题?还是社会出了问题?个人认为,不排除以上提到的问题有关,但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认知出了问题,以及思维和观念出了问题。
有些现象是正常的现象,不能因为过去我们所处的年代,所看到的当时的情况与现在的年轻人以及现在的社会现象,是过去或几十年没有过,也不允许现在存在……其实,在我们那个年代,小时候或是年轻的时候看待父母,以及看待社会,不照样是有一定的诧异和分歧……现在我们的子女,当他们为人父母时,他们的子女看待他们照样有代差代沟的问题……对现在的子女,以及年轻人多一些理解。
正如我在今天下午朋友圈发视频时留言(在此引用):“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分享不同年龄段的一些视频内容,打破所谓成熟(太成熟)年龄段的固定思维模式,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缩小代差鸿沟,是十分有益的。
为什么受广大年轻网友的赞许,认知思维观念接近,没有了代差代沟。
有些时候需要学学所谓不成熟年龄段的年轻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认知和观念等。
人的高度,取决于认知、思维、和观念。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思维方式,有值得学习的方方面面……他们不乏青春活力,朝气蓬勃,思维敏捷,灵活多变,生活富有弹性,幽默和风趣,与代差年龄不同的思维,是推动社会和时代进步的有生力量。
年轻人,没有那种老气横秋、思想僵化,观念古板,机械的死板硬套,凡事都“事故”,瞻前顾后……到老一事无成。
为什么中老年人就不能向年轻人学习呢?学习他们对个人对社会有益的东西……年轻人,中老年人相互学习,学习有益的东西,活到老学到老。”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环境也在变化,过去很多没有的、也或一些所谓看不惯的现象,现在有了,现在没有的,将来还会有更多……不能再用老眼光看新问题。要与时俱进,绝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子女以及所有年轻人和社会现象。
一切的存在,都是正常的。存在有其存在的道理,存在的事物必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保守和落后于实际社会的发展的存在,必然会被新的现实而合理的存在所替代。
如何看子女及年轻人,还有
社会现实存在的各种现象,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同样面对一些现象,为什么有的人见怪不怪。有的人却大惊小怪,以片概全,无限放大,大作文章,大肆渲染。本不奇怪的事情,却那样诧异……是不是认知、思维、观念存在问题,还是其他什么问题,确实值得引起深思。
虚无实有2024.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