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悟空”的闯关“法器”
在赵德发《与家乡文友谈创作》讲座上的发言
(2024年10月1日)
【根据录音整理】
李恒昌

很高兴有机会前来高乡书院聆听赵德发主席这次讲座,虽然有幸担任高乡书院的顾问,但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前来。咱们莒南这个地方,我很有感情。我曾在兖石铁路工作过十年,那时常来莒南。我的岳父十几岁就在这里参加革命,曾经参加过甲子山战役。我这一生目为最好的老师和朋友也是莒南的,他就是今天的主讲赵德发老师。
今天听了赵主席一堂课,深受启发。这堂课无愧于高乡书院精品课的命题,也无愧于“与家乡文友谈创作”这个主题。赵主席把他的创作经验和宝典如实分享给了大家。为什么说是精品呢?以前大家可能听过很多文学课,也受到很多启发。一般文学讲座会讲多读书、读好书,如何读书,如何观察生活,怎样把生活转化为文学作品,以及入额锤炼语言等,这些很重要也很必要。但都属于文学创作的“法”。赵主席今天的课更上了一个层次,他讲的更多的是文学创作的“道”,同时也结合了一定的“法”。赵主席讲的是“向大地扎根”“向天空发展”“仰望星空”;是事物、血脉、传承。他建议大家要“接纳风霜雨雪”“吸纳八面来风”,实际上讲的事文学创作的“天地人心”,从而站在了更高的层次和更宽阔的视野。如果一个人的创作,仅仅局限于创作本身,那是很难成为大家的。
当代文坛有个普遍共识,就是我们身处伟大的时代,我们的事业恒生活波澜壮阔,但当代却很难产生伟大的作家和作品,甚至不如建国初期的一些作品。我觉得现在很多作家虽经过科班培训,但缺乏赵主席等老一辈作家那样的大地情怀和天地人心的境界。现在很多评论家、编辑评判作品更多地是站在写作的方式方法等技术层面,而忽略了对作品情怀的重视和倡导。像莫言、赵主席等作家一开始学历并不高,却能成为大的作家,就是因为他们有天地情怀,站在天地之中观察生活和社会,从而构思自己的创作。我记得赵主席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时,我在日照工作,我读完后写了一篇评论,题目只有三个字“天地人”,当时发表在《大众日报》的“丰收”副刊上。那时很多评论家解读赵主席《缱绻与决绝》时,更多的可能侧重农民和土地的关系问题,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天、地、人三者的共同关系。去年我为日照市策划了一本书叫《日照当代作家论》,我负责写赵主席和铁流主席。我给赵主席写的这篇三万字的文章,起初题目是《山海大地雕文心》。山东文艺出版社编辑秦超先生说,他觉得这个题目不仅适合赵主席,也适合整个日照当代作家,经赵主席同意后,这本书就以这个题目命名。我近年来创作的“当代作家评传系列”,书名都是以“大地”来命名的。莫言的叫《大地上的血粮》,张炜的叫《大地上的长恋》,赵主席的叫《大地上的歌吟》。这些都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个作家,要善于从“天地人心”的角度来思考和观察问题。这也是今天赵主席这堂课给我最大的启发,一个作家要想成为有情怀、能走出去的作家,站位一定要高,要从天地人心的角度去分析和发展自己。
在赵主席讲课期间,我边听他讲课,边思考一个问题。今天,曹春雷会长去高铁站接我的时候,曾谈到赵主席的创作成就,称赞他是“人生赢家”。早年,也有人曾说赵主席“这一辈子等于别人活了好几辈子”。他从民办教师到连城中学的校长,从政成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还成为全国著名作家,现在虽已退休,又被聘为山东大学正式编制的教授。我在想,赵主席的成功之道究竟在哪里?作为文学界的“悟空”,从“天命人”到“自觉人”,他的“独门法器”究竟是什么?我初步总结了几点,在此与大家共勉。
做人:善良,温暖如阳光
赵主席属于自带光芒,且能温暖他人的人。他遵循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成人之美的原则,且不求回报,能够自觉帮助和引领大家共同前进。可以说,日照当代文坛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赵主席的带头师范作用和对大家的关心、爱护、提携是有很大关系。我在创作上遇到问题,赵主席总是主动提供帮助。我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大河赤子》,也是在赵主席提出中肯意见后才得以完善出版。要想成为好作家、大作家,首先人品要好。这是赵主席最令我敬佩的地方。
为文:挚爱,虔诚如信徒。
赵主席原本从事教育事业,还当了校长,前途原本就很好,但因看了一本《山东文艺》杂志便萌生当作家的想法,之后始终不放弃。早年,他放弃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的职位去山大上作家班。后来成为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后,又婉言谢绝调到济南工作的盛情和善意,只为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文学创作。赵主席对文学的热爱和虔诚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很多人最初有文学梦想,但缺乏毅力,遇到困难就坚持不下来。
人生:超越,顽强如勇士。
在人生和创作道路上,赵主席总是像一个勇敢的登山运动员一样,顽强地攀登着一个又一个山峰。他创作不断拓展陌生领域,从经验之内到经验之外,从熟悉的沂蒙山区生活到全新领域的写作,从梦想到修行,从山岭到海洋,从“农民三部曲”到“文化三部曲”进而到“沧海三部曲”,从生存到文化再到精神,不断探索新的领域,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反观当代一些作家,往往缺乏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作品多年无突破。
所以,从多个角度来讲,赵主席无疑是我学习的一个好榜样,没有理由不好好向他学习。
在此,祝愿赵主席到山东大学担任教授以后工作更上一层楼,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也祝愿赵主席的长篇小说《大海风》等作品有望攀上中国文艺高峰。这将是我们山东人和家乡人的自豪与骄傲。
谢谢大家,谢谢赵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