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因为我是地地道道生长在农村,长期居住在农村、工作在农村的人,结合我在农村工作经验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结合当前基层实际情况,我个人认为:首先要依靠法律做保障,通过依法自治决策,做好法律法规宣传,让更多的人民群众知法、懂法、遵法、守法,这就需要时间和过程,又要投入人力物力做支撑,脚踏实地,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用讲解鲜活生动故事和典型案例以及纸质(卡片式宣传张贴群众家中)两种方式双管齐下,只有让每名群众知法、懂法后,才能更好的提高每个人的自我约束能力,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守法意识,才能更好的彰显法律的权威和震慑力。
其次是基层治理中要以法治为依靠,进行德治、情治同时进行,灵活运用。对于一些不讲道理的法盲,就必须用强制措施去制裁,制约,做到依法治理,依法打击,不能让违法犯罪人逍遥法外。德治就是要以道德为基础去化解矛盾,调解矛盾,化解双方当事人的心中积怨,解开心结才能让双方当事人从内心深处消除误会和误解,这样调解的纠纷更彻底,效果也更好。也就是说不让调解过的矛盾纠纷出现反弹。
在“情治”方面我们就是要利用邻里、亲友、乡贤等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有威望的人充实到调解队伍中,用感情去感化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心结,用亲情去感化他们怨气,用“乡情”去瓦解双方当事人的参与力量,减少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人数,让能做主的,能当家的人参与调解,实行多管齐下,共同发力,为调解打好基础,
推进社会基层治理需要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改革,始终保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不动摇,因人施策,因事施策,结合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去迎接新的挑战!
(献给祖国75岁华诞)
2024年10月30日
作者:张永宏
供稿:李彦奎
编辑:崔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