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的故乡
文/秋韵
当我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心中涌动的情感难以言表。这是我阔别四十余年的故乡,一个曾经熟悉却又变得陌生的地方。岁月流转,时光荏苒,这里的一草一本,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我深深的乡愁。
这里的一切似曾相识,但却面目全非。儿时经常玩耍的打麦场没有了,打麦场连同以北的土地都盖成了一排排楼房,它们高傲地挺立着身躯,对我一副冷冰冰的表情。那用钢筋混凝土界成的格子里,不知住了些什么人。
记得儿时,这里是我的乐园。清晨,伴随着鸟儿的欢歌,我从梦中醒来,迎接新的一天。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田野上,我和伙伴们在乡间小路上追逐嬉戏,笑声在空气中回荡。那时的村庄,对我来说,是温暖的港湾,是无尽的欢乐。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离开了这里,踏上求学的道路。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渐渐掩盖了我对乡村的记忆。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想起那个遥远的村庄,想起那片曾经给予我无数欢乐的土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记忆仿佛被岁月的尘埃所覆盖,变得模糊而遥远。如今,当我再次回到这里,一切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熟悉的田野被高楼所取代,曾经清澈的小溪如今已干涸,曾经热闹的乡间小路也变得冷清,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故乡么?走在村庄的街道上,看着那些陌生的面孔,听着那些我不再熟悉的语言,心中涌起一丝难以名状的忧伤。 “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沿着那条狭窄而悠长的小巷,我走到老家门口,却发现那扇熟悉的木门已经破旧不堪。走进院子,看着那些曾经陪伴我成长的树木,在深秋的风里,枯叶一片一片飘落下来,铺了一地。曾经住过的老屋,如今已是断壁残垣,长满荒草。没有父母迎我进门的身影,没有父母对我乳名的呼唤,没有灶间袅袅升起的炊烟,只有充盈在心间的孤寂与凄凉。
我走到田野边,看到那片曾经充满生机的土地,如今却已被荒废。
我站在村庄的尽头,望着那片熟悉的天空,心中蓦然涌起一股深深的落寞感。这个村庄,这个我曾经深爱的地方,如今却变得如此陌生。那些曾经的记忆,那些曾经的欢乐,仿佛都已经随风而去,只留下这片荒凉的土地和无尽的乡愁。
然而,即使村庄已经变得陌生,那份深深的乡愁却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我开始怀念那些曾经的日子,怀念那些陪伴我成长的人和事。我开始想念那些熟悉的面孔,想念那些曾经给予我温暖和关怀的人。我开始渴望再次回到那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岁月,再次感受那份无尽的欢乐和温暖。 我开始在故乡漫步,试图寻找那些曾经的痕迹。我走到小溪边,看着那片干涸的土地,仿佛还能看到曾经清澈的水流和欢快的鱼儿。我走到田野上,看着那片荒废的土地,仿佛还能看到曾经金黄的麦浪和辛勤的农人。我走到乡间小路上,仿佛还能看到曾经热闹的场景,听到人们的欢声笑语。
我知道,这些只是我的幻想,这些只是我对过去的怀念。但即使如此,我也愿意沉浸在这份怀念之中,因为这是我与这个村庄之间唯一的联系,这是我与那段时光之间唯一的纽带。 夜幕降临,我站在村庄的尽头,望着那片熟悉的星空。星星点点,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我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那片土地在呼唤着我,仿佛能感受到那段时光在拥抱着我。 我知道,旧日的时光已经远去,现在的村庄已不再熟悉,唯有那份浓浓的乡愁永远伴随着我。
作者简介:张清亮,笔名秋韵,河北邢台市人,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协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邢台市作协会员,邢台市信都区作协常务理事。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副秘书长,河北广播电视报特约记者、编辑,邢台市文学学会副主席、秘书长。著有散文集《岁月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