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敬佩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
宋文蛟
2024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纪念日。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纪念日,也是每个中国人都应铭记的日子。连日来,我百感交集,浮想联翩。我想起,中国人民经过14年(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让我敬佩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一个农民家庭。学生时代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秋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春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运动。在河南和东北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1936年7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北大地,打得敌人心惊胆战,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日军调集重兵对抗联进行“围剿”,并以万元巨金悬赏杨靖宇头颅。东北的严寒、极度饥饿和疲劳,使抗联部队陷入极端的困难之中,他说“为民族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继续坚持战斗。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他把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叛徒向他劝降,他说:“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我中国人,绝不向鬼子投降。”这就是共产党人杨靖宇!在最黑暗、最困难、最无助,大家万念俱灰纷纷投降的时候,用自己的灵魂与血性,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被日军包围在三道崴子的树林里,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杨靖宇边跑边打,孤身一人与敌人进行周璇,日军大喊:“抵抗是没有用的,归顺吧,我还可以让你做个将军”“别废话,开枪吧!”然后是更加愤怒的枪声。敌人高喊着叫他投降,并许以高官厚禄,杨靖宇将军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倚着一棵大树为掩体,向敌人射出了一发发仇恨的子弹,战至最后,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35岁。"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灭。"杨靖宇将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惨无人道的日军残忍地割下了他的头颅,剖开了他的腹部,发现胃肠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壮士喋血,为争民族之气,即使是恨他入骨的日本帝国主义也为之震动,对这位英勇善战、宁死不屈的中国将军竟然产生了强烈的敬佩之情。杨靖宇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扞卫了人类的正义。
当我写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杨靖宇将军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辉煌的一生。他的名字,多少年来在中华大地作为民族英雄的楷模广为传颂。他的气概,更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他也是千千万万个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党员的杰出代表。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的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共同缅怀这位血染雪原的抗日民族英雄,共同致敬那些坚贞不屈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是对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所有英灵的最好告慰。
作者简介:
宋文蛟,男,现就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昌吉执法支队奇台执法大队。2014年《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荣获中共昌吉州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征文三等奖。2014年被中共昌吉州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评为信息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诗赞家乡60年·交通运输大发展》荣获新疆交通运输厅优秀奖。2016年《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荣获中共昌吉州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征文优秀奖。2016年《中国交通报》优秀通讯员。2017年《不忘初心,争做合格党员》荣获中共昌吉州组织部征文三等奖。2018年4月《一部中国新时代的伟大史诗》在张家界市《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2018年12月《有感于新疆公路沧桑巨变》荣获江苏镇江市《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三等奖。2019年12月《从书信到微信》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梦·劳动美·新疆好”征文活动中被评为优秀作品。2020年5月《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大赛优秀奖。2022年6月《新时期工会如何结合党史教育学习发挥好职能作用》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工会征文三等奖。2023年《中国交通报》优秀通讯员,2023年《中国交通在线》优秀通讯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