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筷子
文/庞 军
饮食滋味 苦辣酸甜
它俩总是第一个尝
样式身段 高低肥瘦
像双胞胎娘子 长像一样
几千年来 伴随国人
从竹木 、金银到象牙
先秦称“挾” 汉代称“箸”
明代始称“筷”
筷子从此名扬。
看似简单 却极富哲理
一头圆一头方
对应天圆地方
手持时 无名指、小指在下
中指在中 拇指、食指在上
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
七寸六分 最佳长度
用起适合顺当
有七情六欲之意
又提醒不要肆意挥霍、节制欲望
上有题诗、绘画、镶嵌、雕镂
不仅是餐具 更是艺术品欣赏
婚礼的吉祥之物
寓意快快生子,成对成双
忌长短不齐、用它敲盘敲碗
更忌颠倒使用、插在食物上
夹、拨、挑、扒、搓、撒
内在活动 功能蕴藏
牵动人30多个关节、50多条肌肉
刺激神经系统 利于灵敏特长
古往今来 每日使用的饮食器具
老外以“东方的文明”赞赏
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手巧心灵 “筷”乐成长。
庞军:
毕业于空军政治学院,两次荣立空军部队系统三等功,曾担任大型航空企业团委书记、宣传部部长, 全国百强朗诵艺术家、西安市总工会职工朗诵艺术委员会委员、丝路文化院副秘书长,陕西省元丰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酷爱主持、朗诵、声乐、书法,注重在人格魅力丶文化内涵丶艺术修养丶外在气质和业务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