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极品
东周黄金仙山狩猎铜镜
王德埙
一、基本数据
直径18.5公分,厚0.7公分;重554克。弦边,有纽。品相十分。
三弦纽,圆纽座外凹下一圈环形带,之外又一圈栉齿纹带;与外圈斜齿纹带之间满饰狩猎图像。螺旋纹清晰打底。制作精湛罕见。镜面至今照人清晰。
材质虽然为黄金,但仍然属于“铜镜”系列。名副其实的镜中极品。
该器也不是鎏金。鎏金是用黄金和汞制成金汞齐液体,涂抹在铜器上面,待汞挥发后,留下黄金薄膜在铜器上,可以画各种图案。而本器显然不是鎏金涂抹制品。
二、各部分图示
王德埙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检测,距今2656年,为公元前632年,即春秋中期周襄王郑二十年作品。此数据还需要采用其他检测手段核实以后才能最终认定。
贵州省晓风残月艺术馆藏品。
三、细部图示
如下图为一跑步挥刀狩猎的人形。其左右有猎犬、飞鸟、鹿和各种野兽。绘图准确生动。万类霜天,生气勃勃。野兽绘画的风格为典型的战国风。
整个铜镜,就以这跑步挥刀狩猎的人形为坐标基点,将镜面划分为四个区间。这样的铜镜区间划分方式,直接影响了战国错金银狩猎纹铜镜(后文介绍)的艺术创造。
狩猎图中4个持武器的人物和神兽,如下图所示:
1、 跑步挥刀狩猎的人;2、持刀猎鹿人;3、右手握戟(或斧)的神兽,大尾巴,长鼻子;4、持刀博虎人。
其中还有对舞的神鸟(凤凰?),马、野猪、鹿等,有些动物采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故判断为仙山环境。

在日本,民间收藏的中国战国错金银狩猎纹铜镜被誉为日本国宝:

此器是日本细川家族在1926年在法国巴黎花5万日元天价购于中国人卢芹斋手中。
1966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宝。
所有人,日本私人收藏家:日本远青文库
日本的国宝具有法律意义,也不限于日本,中国、韩国的艺术品,甚至私人的艺术品也包括在内。国宝的“国”仅仅指存在于日本国内,也不一定要属于日本国有,日本私人所有也可以被认定的。尊重民间收藏家,这个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具有启发意义。
作者介绍
王德埙: 1950-汉族,贵州民族大学研究员,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前所长,世界智慧科学院院士、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双专业。贵州省社会科学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获得者,贵州文史研究馆特聘专家、中国名山名寺名观文化研究委员会高级顾问、厦门上古文明研究室委员、《上古文明研究丛书》编委、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贵州省易学与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专家,贵州省收藏家协会顾问、贵州省桐梓县夜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贵州镇宁竹王文化研究会顾问、重庆巴渝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僚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