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讴歌时代
文/王廷伟
拥抱崂山
崂山傍海而立,雄峻伟岸,清奇高逸,以其独特的奇峰险壑,飞瀑幽涧的魅力,以其迷人的苍松的卓立,怪石横空的色彩博得众多旅游者的青睐,流连往返。
我多次攀登崂山,依然兴趣不减,每次攀登皆有新奇的感受,崂山的每一处风景点,皆是大自然美的杰作。崂山的清辉灵气,一条条小溪,飞光流彩;一棵棵挺拔的松树凌空伫立;一块块奇异的怪石像人,像物,像兽;一座座山峰在云雾里时隐时现,变化莫测,给人一种飘飘然,高尚脱俗,自由恬适的感觉。山底便是逍遥自在,舒卷自由,汹涌澎湃的大海,山海融为一体,令人新奇振奋。
我登上崂顶,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幅何等壮观的图景啊,崂山之高,崂山之秀,山海相映之美,尽收眼底。看着一望无边的群山,欣赏着美丽的风光,使我胸怀壮阔,豪气鼓荡。在崂顶放眼四望,只见座座陡峭的大山巍然挺立,连成一片,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块块巨大的形状各异,千姿百态的怪石有的像石狮子,有的酷似人面,细细观看,越来越觉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我对崂山有一种亲近感,不仅因为我生长在青岛,与崂山近在咫尺,而是崂山以它的灵秀巍峨,如入幻境般的美丽风景,令我如神游于奇妙之中,情致昂扬,忘却世间冷疾热患。在山中寻幽探胜,在风光中享受美好,在峰顶上与云雾拥抱……令我耳目一新,精神饱满!
守望大海
在春天我守望大海,我的呼吸伴着雄浑的涛声,不倦地鸣奏着一种宁静安详的境界。涛声充满了一种柔情,撩我心扉,置身于蔚蓝色之中,情感顿觉汹涌不止。
在夏天我守望大海,脉脉含情的浪花托举着五光十色的游泳衣,溅湿了夏季的风景,尽情呼吸一口空气,满嘴皆是海鲜味。
在秋天我守望大海,浪涛时而随和,时而喧嚣,一幅鲜活活的山水画,鸥鸟啄食着最后一颗星星,点亮大海的晨曦。涨潮的啸吟,给我一种原始的冲动。
在冬天我守望大海,满海盛产狂风恶浪,波涛覆盖我的视野,我的整个身心染上一份腥咸。胆小者不敢在这里驻足,剽悍的海鸥,也只在空中盘旋一圈,便远离惊涛骇浪。
我守望大海,象是寻找回来我失落的童贞,当我心中存有无法排解的烦忧,大海便在我心间生长蓝色的春意,我不是一个只喜欢风平浪静,追逐浪花,捡拾贝壳的沐浴者,我不是一个望海兴叹的游人,我爱大海,我喜欢它坦荡的澎湃,温馨的骚动,沁凉的惬意……
我守望大海,波浪繁衍密集的激情,弯弯曲曲地爬进我的日记,爬进我的抒情诗,我把湿漉漉的感情发表在报刊上晾出一种情绪,即使是短暂的远离海,我也会从眼睛里放飞两条小船追海到天涯。我以后的岁月将继续为海守望,我的眼睛里存有潮涨潮落的拷贝,永远在心灵中播放;我的耳孔里会掏出许许多多的涛声;我的嘴里有波浪的唱片,永远在岁月里旋转;我执着的意念勇敢地驻足在浪峰,舞一片汹涌……
守望大海,我年轻的思绪长势最旺,幸福感会象肌肉一样纷纷凸起,慢慢发达。
故乡情思
我走在回故乡的路上,满野乡音令我颇感亲切。故乡的每一种声音都是透明的儿歌,故乡的每个季节,都如五彩缤纷的风俗画,把浓重的色彩泼在我记忆的底片上。故乡的春是老人孩子笑来的,故乡的夏是知了叫来的,故乡的秋是庄稼水果丰收来的,故乡的冬是雪花飘来的。
故乡是太阳和大地的女儿,故乡是麦子和果实合唱的歌,故乡是凝固的汗水和结晶的露珠。黄河是故乡宽敞的庭院,蓝天是故乡襟怀的写照。故乡人没有修饰,如麦粒一样沉实,他们种麦子,玉米,地瓜,每年总有不错的收成,那是土地之母对他们辛苦的馈赠。
清晨,我听到一遍遍吆喝牛羊的乡音,看到我爷爷游走在庄稼地的身躯,已弯成一张弓,他是力与汗的劳动者,去种小麦去种豆,去种植疯长的期待,他致富的希望在返青的叶脉中孕育,他细胞里并不缺乏品尝小夜曲的灵秀。
纺织谷印象
“纺织谷”一个呈现时代的名词,让许多梦想变成了现实。梦幻想象已不再是纺织的名片,而是拥有百年秀场,大师工作室,时尚展场,创意展厅的探索。“纺织谷”的诞生,划破百年纺织的天空,也画出我们纺织人激动的笑靥。
唯美浪漫,梦幻动人的建筑,色彩缤纷,极富创意的室内布局,写满了所有纺织人的骄傲,在这里将举办汇集全球精英的品牌发布会,高峰论坛等国际化活动,一步接着一步,登上国际舞台,飞越梦想,追逐奇迹,“纺织谷”系满了世界的目光。
不仅仅是改变纺织格局的“纺织谷”还是一种创新,一种命运,不仅仅是在纺织领域具有科技研发,协作制造,国际贸易,我分明感到了扑面而来的现代化气息,甚至捕捉到“纺织谷”的脉动,它依然令我们纺织人为之动容,它以疾进的姿态,托起了一个纺织人的自豪。
探索的道路还很长很长,创新改革的旅程会不停地延伸,几代纺织人的努力将永不停止,纺织情,是一根疯长的藤,缠绕着纺织人的思绪,承载着不仅仅是对“纺织谷”的牵挂,更是对“纺织谷”的期盼。纺织情,是一根无形的线,连着纺织人的心;纺织情,是一腔沸腾的血,流淌在纺织人身体里;纺织情,是一股强大的力,凝聚成催人奋进的号角,承载着纺织人爱岗敬业的职守。
“纺织谷”的色彩是那么的美不胜收,哪怕你是走马观花,这是时代的宠物;“纺织谷”的色彩,是最漂亮的景致;“纺织谷”的色彩,正把想象设计成现实,把纺织人的目光超前设计……
女经理的风采
女工们都说她是她们的骄傲,在有五百多男同胞的工厂里,她是唯一的一名女经理,男同胞们都说她最有资格坐在经理办公室,她的脑中,溶进新时代的经营思想。彩色的办公室里,有缤纷的憧憬,也有闪亮的业绩。
上班,她指挥人,财,物,每一分一秒,都让它放射出效益,消瘦的企业才变得肥胖滚圆。她让职工从工资单上,认识到自己所创造的价值。她使亏损和牢骚编织的岁月之绳,重新晾晒企业的活力和生机。
每天,她劳累了八小时的精力没有脱下工装,便与消费者切磋利润,便与《经济学》探讨效益。她留着妩媚的披肩秀发,留着几分浪漫,将口红,描眉笔,时装连同女性淡淡的情思一起开放在企业的每一个角落。
她搞经济有她舞姿般的灵活,她还有计算机般的精打细算,经济效益,产品质量和职工的赞誉升高了她的形象。她自信不是琼瑶笔下弱者的女性。她在掌声,信任中站成梁柱,站成多数人高跷的拇指和引颈的希冀。她珍惜经理的职称和责任,她用改革做企业拼搏的向导,用信誉做企业的罗盘,用利润做企业的后盾,开始了竞争,开始了驰骋。
十万平方米的工厂,被她的思维缩成小小集成块,滞销的产品,松垮的生产,怨天尤人的情绪短路了,现代化的管理被编作程序,快速输入今天和明天的梦里。
职工食堂的餐桌上,每天多了些夸赞她的话题,他们也不管她要不要,把累积了一星期的赞誉,全扔给了经理办公室。她总是穿流行色的服装,年轻的女工都叫她大姐……
作者简介:
王廷伟,曾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华日报》、《文学报》、《诗刊》、《散文》、《星星》、《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青岛文学》等全国四百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诗、散文、小说四千多篇,作品多次获奖,被全国有影响的报刊转载,并被收入数十种选集,作协会员,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