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维军作品
☘️《 一块红头巾 》
他喜欢白色事物
比如白衬衫
比如白袜子
比如白月光
雪,也是白色的
但他不喜欢
这么多年过去了
他还是没能将她放下
他时常对人提起
说他喜欢那年白雪之中
她头上的那块
红头巾
2024-09-29
❊ ❊ ❊ ❊ ❊ ❊
🌹【吉特赏析】
《一块红头巾》以色彩对比为引子,巧妙编织了一段深藏的情感记忆。白色象征着纯净与寡淡,而那一抹红头巾,如雪中火焰,温暖而鲜明,成为他心中永恒的印记。诗中透露出对过往情感的深刻怀念与不舍,即便岁月流转,那份独特的情感依旧鲜明如初,令人动容。
🔸🔸🔸🔸🔸🔸🔸🔸🔸
张维军作品
☘️《 举 手 》
那次会上
主持人叫与会者们举手
一次是赞成
一次是反对
一次是弃权
结果,全票通过
会后,有人咕哝
说这TMD搞的啥是啥啊
搞得我们像战争中的俘虏
投降——
缴枪不杀——
2024-09-29
❊ ❊ ❊ ❊ ❊ ❊
🌹【吉特赏析】
《举手》深刻揭示了形式化投票背后的无奈与讽刺。通过三次举手的设定,隐喻了个体声音在集体决策中的缺失与无力,全票通过的场景更显讽刺意味。诗末的“投降——缴枪不杀——”更是点睛之笔,将会议场景与战争中的投降仪式巧妙类比,批判了民主形式下可能的盲从与压迫感,引人深思。
🔸🔸🔸🔸🔸🔸🔸🔸🔸
张维军作品
☘️《 马 》
我将一首赞美马的诗
一删再删
一删再删
一删再删
后来就剩下四个字了
绝不躺平
不能再删了呵,再删
就是空白
2024-09-29
❊ ❊ ❊ ❊ ❊ ❊
🌹【吉特赏析】
《马》这首诗巧妙地通过对“赞美马的诗”不断删减的过程,最终提炼出“绝不躺平”四个字,既展现了诗人对文字精炼的追求,又寓意深远,鼓励人们面对生活应积极向上,拒绝消极懈怠的“躺平”态度。诗风简洁而有力,引人深思。
🔸🔸🔸🔸🔸🔸🔸🔸🔸
🔸🔸🔸🔸🔸🔸🔸🔸🔸
张维军作品
☘️《 爱之一种 》之一
花开的时候
她与他一起去赏
花落的时候
她没在他的身旁
现已是深秋
果都被人摘走了
他一次一次把路铺开
又一次一次的卷了起来
2024-09-29
❊ ❊ ❊ ❊ ❊ ❊
🌹【吉特赏析】
《爱之一种》之一以季节更迭为喻,细腻描绘了爱情的微妙变化。前半段以花开共赏喻爱情盛放时的甜蜜,花落独对则暗示了情感的疏离。深秋与果实的被摘,进一步象征了爱情成果的失落与遗憾。他反复铺路又卷起,隐喻着对过往的留恋与无力改变现状的挣扎,情感深沉而富有画面感。意蕴深远,引人共鸣。
🔸🔸🔸🔸🔸🔸🔸🔸🔸
张维军作品
☘️《 爱之一种 》之二
他们说
乌云是白云变成的
我不信
有天我看见了
明明是晴朗的天
突然之间乌云就压了过来
白云不见了
之后
就下起了雨
2024-09-30
❊ ❊ ❊ ❊ ❊ ❊
🌹【吉特赏析】
《爱之一种》之二以自然现象巧妙地隐喻了爱的复杂与多变,语言简洁却富含哲理。通过“乌云与白云”的转换,作者深刻揭示了情感中突如其来的变化与不可预测性,让读者感受到爱的无常与深刻。作品让人联想到爱情中从明媚到阴霾的瞬间转变,以及随之而来的情感波动。构思巧妙,情感表达含蓄而有力。
🔸🔸🔸🔸🔸🔸🔸🔸🔸
张维军作品
☘️《 爱之一种 》之三
梅子还是青色的时候
我们一起去了梅山
你摘下一颗,让我尝尝
我也摘下一颗,让你尝尝
我们邀约说
等梅子黄了再来梅山
可梅子黄了的时候
我们已经分道扬镳了
你没有去梅山
我也没有去梅山
2024-09-30
❊ ❊ ❊ ❊ ❊ ❊
🌹【吉特赏析】
《爱之一种》之三以梅子为喻,细腻勾勒了初恋的纯真与遗憾。青涩的梅子象征未成熟的情感,共赴梅山的约定暗含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然而,梅子成熟时,两人的分离如同季节更迭般自然又无奈,各自缺席了曾经的约定,透露出爱情中错过的哀愁与成长的苦涩,令人回味。
🔸🔸🔸🔸🔸🔸🔸🔸🔸
🔸🔸🔸🔸🔸🔸🔸🔸🔸
张维军作品
☘️《 爱之一种 》之四
记得我们有次一起坐在河边赏月
我指着天上最亮的一颗星星
对她说,你信不信
亿万年之后,那颗星
是会变成月亮的
她说她不信
我说我也不信
其实那夜
如果她对我说,她信的
那我也一定会对她说
我也信
2024-09-30
❊ ❊ ❊ ❊ ❊ ❊
🌹【吉特赏析】
《爱之一种》之四勾勒出一幅月下河畔的浪漫画面。对话中透露出两人对遥远星辰的遐想,虽以“不信”为共同答案,却微妙地展现了情感交流中的默契与真实。诗句结尾的反转设想,若她信,则他也信,巧妙传达了爱情中愿意为对方改变立场、共享信念的温柔与坚定。
🔸🔸🔸🔸🔸🔸🔸🔸🔸
张维军作品
☘️《 京 剧 》
其实我是很少看京剧的
但我还是得佩服
他们手中使出的花枪
变脸
比翻书还快
2024-09-30
❊ ❊ ❊ ❊ ❊ ❊
🌹【吉特赏析】
《京剧》作者对京剧虽不常接触,却能敏锐感受到其技艺之精湛,尤其是花枪与变脸的表演,被形容得生动传神——“比翻书还快”,既展现了演员技艺的高超,也透露出观众眼前一亮的惊叹。当然“比翻书还快”作为俗语,也暗含了些许讽刺意味。
🔸🔸🔸🔸🔸🔸🔸🔸🔸
张维军作品
☘️《 美女,帅哥 》
她喊他,帅哥
他叫她,美女
其实在外人看来
他不帅
她也不美
关于美与丑
帅与磕碜
如今的人们早习惯了
要么睁着眼睛说瞎话
要么沉默
2024-09-28
❊ ❊ ❊ ❊ ❊ ❊
🌹【吉特赏析】
《美女,帅哥》以简洁的对话和反转的设定,巧妙揭示了现代社会中对于外貌评价的虚伪与普遍现象。作品通过“帅哥”与“美女”的互称,与外人眼中的真实形成鲜明对比,讽刺了人们往往不愿直面真实,而选择恭维或回避的社交习惯。寓意引人深思。
🔸🔸🔸🔸🔸🔸🔸🔸🔸
🔸🔸🔸🔸🔸🔸🔸🔸🔸
张维军作品
☘️《 水 果 》
有些只能吃皮
有些只能吃心
有些皮和心一起吃
比如沙棘果
比如荔枝
比如李子和樱桃
这多像人与人的交往,或
某些人眼中的
爱情——
2024-09-27
❊ ❊ ❊ ❊ ❊ ❊
【吉特赏析】
《水果》一诗巧妙地将水果的不同食用方式映射至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与爱情的多样性上。通过沙棘果、荔枝、李子与樱桃的例举,展现了爱情或交往中不同的相处模式与深度,既有表面的亲近(如荔枝),也有深入内心的理解(如沙棘果),还有两者兼具的美好(如李子和樱桃)。寓意引人深思,是对生活细腻观察与哲思结合的佳作。
🔸🔸🔸🔸🔸🔸🔸🔸🔸
张维军作品
☘️《 我不是一个内心黑暗的人 》
我在月下独酌
我看见
月,浸泡在酒中
我饮一杯,吞下一轮明月
我又饮一杯,又吞下一轮明月
我就这样一杯接一杯地痛饮
直到酩酊大醉
亲,今夜
我并不是借酒浇愁,我只是
想让你知晓
我不是一个内心黑喑的人
2024-09-27
❊ ❊ ❊ ❊ ❊ ❊
🌹【吉特赏析】
这首诗以月下独酌为景,巧妙地将月光与酒意相融,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浪漫与自我表达。通过反复“饮”与“吞”的动作,不仅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豪迈与不羁,更以酒中明月象征心灵的纯净与光明,有力反驳了“内心黑暗”的误解。
🔸🔸🔸🔸🔸🔸🔸🔸🔸
张维军作品
☘️《 一粒钉子 》
我想写一粒钉子的时候
钉子说,你也写写锤子吧
好像锤子
是她的父亲
可是,她的父亲已经离世
像一面墙
2024-09-26
❊ ❊ ❊ ❊ ❊ ❊
🌹【吉特赏析】
《一粒钉子》诗中,钉子请求诗人也关注锤子,将其比作“她的父亲”,瞬间赋予了日常物品以深厚的情感色彩。随后,提及“她的父亲已经离世,像一面墙”,既是对失去亲人的哀悼,也通过“墙”这一意象,传达了父亲在生命中坚不可摧、支撑家的形象,以及离世后留下的沉默与厚重。短小精悍,情感深沉。
🔸🔸🔸🔸🔸🔸🔸🔸🔸
🔸🔸🔸🔸🔸🔸🔸🔸🔸
张维军作品
☘️《 秋 》
天高了
地广了
庄稼收完了
母亲守着谷物
像守着儿时的我们
她很少出门了
也很少
抬头看天的脸色
2024-09-26
❊ ❊ ❊ ❊ ❊ ❊
🌹【吉特赏析】
《秋》勾勒出一幅秋日乡村的宁静画面。天高地广,庄稼丰收后的宁静,与母亲守望谷物的身影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岁月静好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母亲的形象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色彩,她的守望如同儿时对我们的呵护,细腻地传达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意蕴悠长,让人感受到季节更迭中不变的亲情温暖,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温柔怀想。
🔸🔸🔸🔸🔸🔸🔸🔸🔸
张维军作品
☘️《 杀 》
我被人杀了
虽然是在梦中
但醒后的我还是诚惶诚恐
生怕将来会发生点儿什么
于是,我赶忙翻看周公解梦
周公说——
“梦见自己被人杀了
表示身体健康
并有结束眼前的烦恼
获得重生的寓意”
我这才放心下来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2024-09-26
❊ ❊ ❊ ❊ ❊ ❊
🌹【吉特赏析】
《杀》借助梦境巧妙地将生死恐惧与心理慰藉相结合,通过“被杀”的梦境,展现了主角内心的焦虑与不安,随后以“周公解梦”的幽默方式,为这份恐惧找到了一个积极的出口,传递出乐观面对生活烦恼、期待新生的积极态度。寓意深远,令人深思。
🔸🔸🔸🔸🔸🔸🔸🔸🔸
张维军作品
☘️《 药王庙 》
小时候生病了
母亲就会带我去药王庙
求药王
其实药王
并没有母亲说的那么厉害
这是我长大后才知道的
比如山伯的病,英台的死
比如我看见的
两只蝴蝶
2024-09-25
❊ ❊ ❊ ❊ ❊ ❊
🌹【吉特赏析】
《药王庙》以童年记忆为引子,巧妙融合了传统信仰与个人成长的感悟。通过“我”与母亲对药王的不同认知,展现了孩童纯真信仰与成人理性思考之间的碰撞。山伯与英台的典故作为背景,既增添了文化底蕴,又隐喻了世事无常、命运难测。结尾“两只蝴蝶”的意象,既是对自然美好的捕捉,也似乎寓意着对逝去纯真与美好愿景的温柔怀想,引人深思。
🔸🔸🔸🔸🔸🔸🔸🔸🔸
🔸🔸🔸🔸🔸🔸🔸🔸🔸
张维军作品
☘️《 阴阳先生 》
除了大先生
我就只佩服他了
那样一个只手遮天的大人物
母亲仙逝后
挖墓时
阴阳先生对他说
坟头要向西偏三寸
就真的向西偏了三寸
深度要挖五尺八寸
就真的只挖了五尺八寸
2024-09-25
❊ ❊ ❊ ❊ ❊ ❊
🌹【吉特赏析】
《阴阳先生》描绘了一位深谙阴阳之道的先生,其精准无误的指引令人心生敬畏。故事虽短,却巧妙融合了传统风水文化与对权威人物的微妙刻画,展现了阴阳先生超乎常人的智慧与力量。在尊重逝者、遵循传统的背景下,透露出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探索,引人遐想。
🔸🔸🔸🔸🔸🔸🔸🔸🔸
张维军作品
☘️《 寻 羊 》
山坡上
一只小羊走丢了
一群羊在寻找
嘴里发出咩咩咩咩的叫声
有只羊的叫声特别的大
我猜,那一定是一只母羊
并且是小羊的妈妈
2024-09-22
❊ ❊ ❊ ❊ ❊ ❊
🌹【吉特赏析】
《寻羊》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又略带焦急的画面。通过羊群寻找走失小羊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中母爱的伟大与群体的互助精神。特别突出的母羊叫声,不仅增添了故事的层次感,也巧妙地引导读者感受那份深沉的母爱。情感饱满,引人共鸣,是对生活细微之处美好情感的细腻捕捉。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