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改革顺应时代之需,引领社会潮流。从“双基”到“三维”再到“核心素养”,都深深地镌刻了时代烙印。新课改就是对时代之需的回应并服务于时代之需。教育改革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展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就是最好的回答。
新课改,在于从个体出发,解放个体,回归个体;在于发展个体,成长个体。新课改“回归个体”的理念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魅力的新时代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纵观古今,个体创造历史,抒写历史,改变历史,诸君请看:
承先古,个体抒写的家国情怀的文化自觉深深地根植于历史传统之中。
巍巍中华历史五千年,家国为先的民族情感塑造中华之魂,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事迹家喻户晓。翻开历史画卷: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精忠气魄;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报国志向;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抗倭精神……一幕又一幕地演绎着历史的精彩。
忆往昔,近代中国,个体成光续写的家国情怀成为中华民族深深的烙印。
近代以来,古老中国承受时代之殇,国家蒙难,民族沉沦。心有家国者,意气风发,救国救民于水火,为国倾尽一生无怨无悔。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与,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之志;有梁启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铮铮誓言;有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家国责任;有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殷殷期盼…国家民族虽有危难,中华儿女民族之魂从未消散。
看今朝,当代中国,无数个个体的中华儿女家正在用行动诠释家国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中国正以昂首的姿态引领时代潮流,改革开放深化发展,中国标志正在成为传奇。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扫黑除恶,无论国家大义,还是世界情怀……一带一路同呼吸,天下大同共命运。中国智慧,中国速度,中国方案正在惠及世界,发展世界,改造世界……在这其中,家国情怀自觉践行者从未缺席……脱贫攻坚的黄文秀,抗击新冠的钟南山,身为“海牛人”的万步炎,扫黑除恶里的刑警杨春……中华儿女多情怀,报国立志为其先。
向未来,鉴古知今,用个体成长引领下家国情怀的文化自觉走好我们的长征路。
新课改,从个体出发,回归教育本质,回归人本。“家国情怀”是新课改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当今,国家教育改革正在回归本位,追求本真,直逼本质,以人为本,发现个体。何为?
古往今来,中华儿女家国情怀的文化自觉并不是齐步化一的固定模式,而是个体成长进而塑造的民族精神。个体的创造才能改变未来,个体的成长才能成就未来!未来的中国需要心怀国之大者的建设者,需要创造引领世界的先行者!无数个中华儿女汇聚成光,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阻挡,未来教育的光芒一定是一个个个体谱写的华章!
作者简介
王朝怀,勐腊县骨干教师,勐腊县高中历史兼职教研员,勐腊县优秀班主任,勐腊县师德标兵。获得勐腊县第一中学教育之星,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等荣誉;荣获西双版纳州教学质量奖十余次,西双版纳州“雨林英才”技能大赛优秀奖,勐腊县高中教学竞赛一等奖,高考特殊贡献奖;发表教育文章7篇;现担任勐腊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主任。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