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袁洪杰
有人说,晶莹露珠,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尺高的铁孩子却有千斤顶力。可那必竟是露珠,那必竟是铁孩子。
这是多少年前的事儿啦!
一个偏远的山里村屯,又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整天也就是干点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小事,能有什么新闻价值呢!
可领导令我前去去采访,岂敢不去。
七月流火,北方盛夏。野草裹着荆棘平地拔起,一人多高。山路仍很泥泞,再加两旁茂密的杨树林,那叫纹风不透。加上蚊子瞎虻一直围绕着我,可不止汗水浸透衣背,血水也不知被蚊子们吸去多少。
跋涉三十余里路,带路人告诉我,到地方了。我这时才抬起头向前看了看,可前面依然是一片树木狼林。不过可隐约听到鸡鸣犬吠。
我懊恼极了。我们记者任务是宣传粉碎四人帮后的四化建设、经济改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那机械化农业,社办企业,多少新人新事。可这领导却偏偏认准了这深山老峪,名不见经传的人和事。
带路人似乎看透我的心思,他不动声色地笑着说:你要找的那个人,怕是正在马号睡大觉呢!什么?我眼睛瞪的溜園。说话声调一下提高了八度。这一惊讶的声音,一下脑洞大开。一个脸都不洗的,穿着脏衣钻被窝的邋遢鬼浮现在我的脑际。那是在七五年,我到这个屯抓革命促生产,就是挖草塌当肥料,那小子装病,学大寨战天斗地都不参加。

可带路人并没带我找人,竟直地进了养猪场。
猪圈挺大,足有200多头猪,还挺干净,大猪小猪都在一个圈内,卧室的几个隔断算作分巢饲养了。近卧室的水泥台是大猪小猪们晒太阳的地方。圈当中两道铁轨,中间一细钢丝链条。看到这里,我心里略显点欣慰。暗叹,这小屯也真的有了点变化。
这时,带路人看了看表,又向屯里看了看。
我猜得出,他也在瞞怨,这邋遢鬼误了点儿,因为现在应该给猪们开饭了。
接着,带路人走到一个高墙前,打开电闸盒,并合上了闸。这时,从猪的伙房传出嗡嗡响声。听到这响声,满圈的猪们,马上有规律地,大小分别地在铁道两旁站好了队。
我饶有兴味地看着这场戏往下演。
又隔了一会儿,铁链动了,随后从猪的伙房拉出一大串木槽,刹时,一股甜酸的曲香味随风漂来。我心里一阵欣喜:真看不出,小山屯还使用了电气化了。
带路人说话了:记者同志,你想不到吧,这十几个人操作的小猪场,现在两三个人就干的很漂亮了。谁能想到这个邋遢鬼,竟然还是个土专家。他弄的青储饲料和训猪的方法全是些土办法。这个人啊,没有什么爱好,只关心科技的书报,他那宿舍床上地上到处都是他弄脏了的科技书报。看了多少,用了多少谁也不知道。但这个人高傲,喜欢吹牛,这是大家公认的。
我有思路了,四化建设改造人也锻炼人,连山沟默默无闻的邋遢鬼,都能为四化创建奇迹。我无心参观下去了,焦急地催促到,走,先见见人。带路人笑着一指:
看,他来了。我抬头一看,一个四十来岁的人,揣着手,悠悠地向这边走来。我快步走过去与他握手,可他老人家,带搭不理,一副傲慢姿态。算了不与他计较了。他说话了:你是谁,当官的吗,说话算数吗?我看着他。他又说:你要有权将这猪场承包我个人,我对公社的贡献会更大的。你说什么?我有点蒙。他以为我没听明白,又说:就是说,我养400头猪,交公社300头,我个人100头。所有费用不用公社负担。这回,我明白了,我差点跌坐到地上,全身冷汗湿透了所有的内衣。


作者简介
袁洪杰 78 喜欢文学,也学着写作并发表一些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