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抒怀•课改兴国情
搞好课改路途遥,探索创新志不凋。
理念更新培俊秀,方法优化育英苗。
倾心教育情深厚,服务家国意自豪。
待到花开桃李艳,中华伟业更丰饶。
新课改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课改的理念与家国情怀的契合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家国情怀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情感素养,与新课改的理念高度契合。
1. 全面发展:家国情怀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生通过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个性发展:新课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家国情怀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历史故事、文学作品、艺术创作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途径来感受和表达家国情怀,从而实现个性发展。
3. 创新能力培养:家国情怀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对国家发展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新课改中的教学方法与家国情怀的融入
新课改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这些教学方法为家国情怀的融入提供了有效途径。
1. 情境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有家国情怀氛围的教学情境,如播放历史纪录片、讲述英雄事迹、展示国家建设成就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家国情怀的力量。例如,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播放抗日战争纪录片,让学生了解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 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家国情怀相关的主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如“家乡的历史文化”“国家的科技创新”等。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家乡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增强对家乡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3. 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与家国情怀相关的项目任务,如制作爱国主义手抄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新课改中的课程设置与家国情怀的体现
新课改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跨学科学习。家国情怀可以在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中得到体现。
1. 学科课程:各学科教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素材,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素材,将家国情怀融入学科教学中。例如,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教材中的国家历史事件、地理教材中的祖国自然风光等,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内容。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实践体验和社会服务的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社会调查、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家国情怀,培养社会责任感。
3. 校本课程: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将家国情怀融入校本课程中。例如,开发“家乡文化”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发展成就,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总之,新课改与家国情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将家国情怀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孟召臣:现任四川省广安友实学校副校长,中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教练员;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三标课堂”首席数学导师;《中学生数理化》封面人物;河南省新乡市骨干教师;河南省新乡市教学标兵;河南省新乡市模范班主任!曾任四川省阆中市川绵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奥数主教练。参与编写《高考数学考点练透》《倍速学习法》《高考数学复习纲要》《高考数学一点一题型一轮强化训练》等书籍,在《中学生数理化》《中学数学教学》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所教的学生有数十名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一、二等奖,有十余名学生获得中、高考数学满分,百余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