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二故乡威海
不老松(之二)
威海接风付玉才,
警局工作巧安排。
清花苑店高间订,
换盏推杯往事怀。
相处十多春与夏,
良兄密友不离拆。
知交莫逆情相聚,
一世同舟奔未来。
——昨晚餐玉才警官,清花苑酒店设宴,请来几位我的学生相陪。请来中医院领导和市局领导同饮……
宴请在排列中……威海人,为人诚实,生活务实的品质,值全国人学习!
重返第二故乡威海
不老松(之三)
临来长袖两层穿,
威海温高热汗连。
早晚二十三四度,
午间炙烤脑发炫。
新闻报社电台并,
难觅老窝已变颜。
老记退休无剩几,
长江后浪不回还。
——当年我培养的学生,有的列入党组班子,有的升职晋级,有的提升市部门局长……
几年未回,变化之大,令人欣喜!
重返第二故乡威海
不老松(之四)
岁月廿载威海过,
自身打铁墨功突。
培栽记者数难记,
个个都成夺冠主。
央視选中金顺秀,
省台挖走韩必武。
树苗修剪勤滋润,
桃李芬芳功绩殊。
——市中医院领导,边防公安局局长,市招商局局长,市教育局领导,欢聚一堂,为吾接风。特表谢意。
重返第二故乡威海
不老松(之五)
接风不断已排名,
昨晚相约螃蟹城。
桌满八盘鲜海物,
瓶杯撞落几颗星。
古稀已近莫贪酒,
大罐奶茶喝五盅。
饺子鲅鱼真味美,
兴高采烈返回程。
市工商银行高行长,市企业局高局长,市医院刘院长,小李镇长,尹书记六人一桌,开怀畅饮,一叙往情……
淄博 会见老乡挚友
不老松
修军四弟感情深,
挚友多年两燕分。
重返山东勤创业,
脑瓜有策筑福门。
今来威海转淄去,
乘坐大巴吾动身。
见面相拥含热泪,
古稀逢见叙家音。
——四弟专车接站,整天相陪,并设酒席款待,感激之情难表……
就在市委书记马晓磊,创建的烧烤一条街吃的烧烤,别有风味,别有情感……
淄博二日有感
马晓磊的文化观/不老松
淄博文化盛空前,
书展九层映眼帘。
四壁天棚皆巨著,
万千食粮育心田。
明灯晓磊万众爱,
打造和谐起扬帆。
父母之官想百姓,
居民崇拜好儿男。
——晓磊书记虽未见,但,他的功绩历历在目,无半点虚张。我试想,如果中国的官都象马晓磊这样,中国还愁什么呢?……
蒲松龄家乡淄博写真/不老松
松龄故里淄博城,
聊斋志异写狐灵。
人间有否神仙在?
一部鬼书千古名。
别了,淄博/不老松
老乡挚友万般情,
一辆奥迪接送行。
景点览游开眼界,
松龄书店大陶城。
亲购美食自家宴,
几日又别情更浓。
地北天南千里路,
何知哪载再相逢?
虽说几日同修军弟之聚,却完成了吾多年的夙愿……
半个世纪才相聚/不老松
七三毕业在农丰,
转眼五十多载行。
光腚娃娃同校友,
分飞两燕各西东。
胶东半岛喜相聚,
换盏推杯不了情。
今日秋风飘落叶,
互瞧一对白头翁。
——我与建彪即是同学又是同屯,他还是我长辈。半个世纪才在威海张村见面,我俩相拥许久……
人生啊,有几个五十年?建彪老同学,只有彼此祝福!
文学馆前追念/不老松
故事传奇出版前,
德英作家写序完。
两千八百字珍贵,
书号无偿奉送咱。
二次印刷一万册,
山东作者抢书欢。
八十九岁突然去,
学馆门前泪涟涟……
——我的《新故事传奇》一书,冯老为我写2800多字的序。还将自己书号赠予我,并二次印刷一万册,发于作者。我感慨万端……
——冯老冯德英是五十年代中国著名军旅作家,出版《苦菜菜》,《迎春花》,《山菊花》等三十九部,译外文发行13个国家。
——冯老89岁无疾而终,国家出资为他建筑【冯德英文学馆】,三层1000余平米文学馆。每年数以万计国内外游人,前去参观,打卡……
——这次回威海,在文学馆前拍上几幅照片,追忆往日师生交往的甜蜜岁月……
授权作者简介:张云鹏,网名:不老松。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冯德英文学馆《期刋栏目》期刋签约作家。黑龙江日报首届优秀通讯员,黑龙江省军区特邀通讯员。哈尔滨日报区域新闻记者,山东省威海日报记者,哈尔滨作家协会会员,双城文联作家协会会员,从文四十余年,在省级以上报刋发表新闻稿件3000余篇,获奖百余次,文学作品300余篇。在《民间文学》、《故事会》、《传奇故事》、《农民文学》、《黑龙江日报》等报刋发表小说、故事、散文、曲艺等作品300余篇(首)。其中《买爹》、《玉翠良缘》、《第二次死亡》、《恶梦》、《母亲的臂膀》、 《刘公岛奇遇》等作品获得国家、省作品创作奖项。2014年7月退休。2016年岀版《新故事传奇》,受到读者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