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泗水》是一首充满浓郁地方特色与积极向上情感的歌曲,由张建鲁作词,宛如一幅灵动的泗水风情画,在歌词的字里行间流淌出对泗水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一、歌词的意象与画面感
歌词开篇“唱泗河,赞春天,泗河在泗水的山水间。泉水清澈映蓝天,泗河两岸春灿烂。”就如同展开一幅画卷,将泗河置于泗水的山水怀抱之中,清澈的泉水与蓝天相互映衬,泗河两岸灿烂的春景扑面而来。“泗河柳烟凝翠,鸟醉呢喃”这一描写更是细腻入微,“柳烟凝翠”生动地勾勒出泗河边柳树如烟般的翠绿之态,“鸟醉呢喃”则从听觉的角度赋予画面以生机与活力,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鸟儿陶醉于美景而发出的轻柔叫声,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在描写泗水时,“唱泗水,赛江南,泗水在泗河的怀抱间。两岸似锦宏图展,山清水秀人开颜。”通过将泗水与江南作比,凸显出泗水的美,“两岸似锦宏图展”既描绘出泗水两岸繁荣发展的景象,又暗示着泗水充满希望的未来。这样的描写不仅构建出优美的视觉形象,还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二、情感表达与主题升华
整首歌曲洋溢着对泗水深深的热爱之情。从对泗河自然美景的赞美,到对泗水儿女精神风貌的刻画,都贯穿了这种情感。“泗水儿女步伐矫健”“泗水儿女重任在肩”展现了泗水人民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形象。这种对家乡人民的歌颂,进一步加深了歌曲的情感厚度。
而在结尾部分,“唱吧,唱吧,泗河拨响了琴弦,歌唱泗水崭新的明天。”将泗河比作琴弦,通过歌唱的方式表达对泗水明天的期待,使得主题得到升华。它不仅仅是对泗水现有美景和人文的歌颂,更是对泗水未来发展的一种充满信心的展望,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三、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
《歌唱泗水》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泗河与泗水作为特定的地域元素,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歌词对泗河和泗水的描写,实际上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弘扬。它让更多的人通过歌曲了解到泗水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吸引着外界对泗水的关注,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播意义。
四、艺术感染力与音乐性的潜在体现
尽管这是一篇对歌词的评论,但从歌词中也能感受到潜在的音乐性。歌词的节奏明快,韵脚整齐,如“间”“天”“喃”“前”“颜”“弦”“天”等韵脚的使用,使得歌词在朗读时就具有一种韵律之美,这为谱曲演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歌词,能够更好地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增强歌曲的艺术感染力。
《歌唱泗水》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充满情感、富有文化内涵且具备艺术感染力的歌曲歌词。它以独特的艺术视角,描绘出泗水的美丽画卷,传达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对泗水的一曲深情而动人的礼赞。
(清风)